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翼城花鼓 的原始碼
←
翼城花鼓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翼城花鼓</big> ''' |- | [[File:翼城花鼓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翼城花鼓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遗产编号;Ⅲ-11 申报地区;山西省翼城县 |} <p style="text-indent:2em;">'''翼城花鼓''',山西省翼城县的地方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403831/eaffainGjkN8y3OuiMm_zMDB3CY2ZlBATmFOYTu_GkNJ8RI0FoI_a9PpOVwBqN04mchVTtEBoFhTiHhhLWTaRfwcR5Em51Cl85ulbtq-ahgD3SJvD4REbOnE3ny3Ewms6mY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 , 文化和旅游部 2019-12-10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翼城花鼓,据史料记载,在[[唐朝]]的贞观年间就已存在,[[明朝]]达到鼎盛时期,到了[[清代]],这项活动才有了明确的记载。<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403831/c079_vRRW82N1znFwmVupBjPV2P9sHn2zX7fTYV8Ie5gYtt64c3TxSsHirdyIorejGMsCIEDLnngO7RdIyKUZ-lTeVqaCfgVnjaRxhy9KH3Brvx3DxTRgbs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翼城花鼓 源远流长 ] , 内蒙古新闻网.2009-06-04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翼城花鼓历来体现着一种时代气息。在封建社会,虽是一种供人观赏和敬神的娱乐活动,而在表演中往往加唱民歌,一般在最后一句前,还要打一段“仓仓 令令 仓”鼓点,然后唱最后一句。其歌词要么是欢庆的,要么是悲凉的,充分反映着人们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p style="text-indent:2em;">2006年5月20日,翼城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11。 ==基本信息== <p style="text-indent:2em;">代表性传承人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p style="text-indent:2em;">李星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p style="text-indent:2em;">杨作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File:翼城花鼓2.jpg|缩略图|右|2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历史渊源== ===折叠起源=== <p style="text-indent:2em;">据史料记载,在唐朝的[[贞观]]年间就有了翼城花鼓,翼城杨家祠堂牌匾上写道:"唐太宗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的热哄哄。"落款为大唐贞观三年正月。 <p style="text-indent:2em;">[[《翼城市志》]](国戚卷)载:"明万历年间[[李太后]]回翼城省亲赏花鼓银子三千两。"可见冀城花鼓在明万历以前就已存在。 ===发展=== <p style="text-indent:2em;">翼城市的花鼓主要是从明朝的时候就开始盛行。根据当地传说,明朝万历年间,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娘娘,她就生长在西关村,她回家的时候,翼城为欢迎她,就组织了好多的这个社火活动,其中李娘娘对花鼓非常感兴趣,看了以后当场就奖了三千两银子,从此翼城花鼓就出名了,越搞越热火,越搞越好。 <p style="text-indent:2em;">民国16年修编 《翼城市志》(国戚卷)第1页和民国16年修编《翼城市志》(祠祭卷)第30页以及民国16年修编 《翼城市志》祠祀卷均有记载,相传明万历李太后(翼城西关人)其父下世后牞她回翼城探乡祭祖牞适逢元宵佳节闹红火牞在观看了[[高跷]]、狮子、[[秧歌]]、花鼓等许多节目后,对翼城花鼓特别感兴趣,于是当场就奖赏表演者银子三千两。 <p style="text-indent:2em;">翼城花鼓的起源和庙会、赛会、结社、社火有密切关系。大凡这些活动必然离不开打花鼓。到了清代,这项活动就有了明确的记载。清代以及民国年间,翼城花鼓已成为人们在欢庆丰收、节日庆典、庙会祭祀时出现的重要节目之一,人们年年搞祭祀,年年闹社火,推进了翼城花鼓的发展和流传。所谓 "绕城西北东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即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p style="text-indent:2em;">由清代至今,翼城花鼓已成为百姓庆丰收、祭祖先的例行表演形式,所谓"绕城西北东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即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p style="text-indent:2em;">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以广场表演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种: [[File:翼城花鼓3.jpg|缩略图|右|2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一种是鼓手配有女苗子(旦角)的和小丑的表演。先由鼓手带着女苗子和小丑跑各种队形,然后由鼓手独打一段花鼓,停打后,女苗子和小丑唱一段小曲,唱完后锣又开始重新表演,这种形式应变性强牞可长可短,一般在"闹红火"时表演。解放前的女苗子都是男演员扮演,不仅头部化妆颇费一番工夫,而且服饰的打扮也不得有半点马虎,以防露出大脚。一般都是头戴花冠,上身穿绣花彩衣,下身穿绣花长裙。解放后,女苗子由年轻的姑娘来扮演,只需简单化妆即可。小丑的服饰比较杂乱,甚至有些不伦不类,一般都是三花脸的打扮,多穿红花袄、肥筒裤或类似戏剧中[[孙悟空]]的服饰,头戴凉帽或各种形状的草帽圈。女苗子和小丑相互配合,来回串跳牞互逗互引,时而"[[双龙咬尾]]"、"[[二龙嬉水]]",时而走"剪子股"、"风搅雪"等。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种是不带女苗子和小丑,光是一群男鼓手上场表演。此种形式干脆利落,动作快,鼓点急,这种打法一开始鼓点就非常急,边打边快速变换队形,整个表演从出场到退场一环扣一环,动作与曲牌层次清晰,表演粗犷勇猛,一般在5分钟之内完成全部动作。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三种是[[踩高跷]]和杠上表演。鼓手踩着高跷打着鼓走圆场,技艺高的鼓手踩高跷劈叉,起来后继续表演。在上杆表演时有几个队员抬着一根杠子上场,像猴子一样爬上杆表演造型。如"空中取酒"、"[[仙人过桥]]"、"蝎子倒挂"、"老虎大张口"等。此种形式也有不踩高跷表演的。除此还有对鼓表演牞对鼓表演俗称"二龙戏珠",具体打法是:两个鼓手分别咬住鼓上的两条绸带向后拉,使鼓悬在空中,互相交替对打,同时运用转身打、跪着打、掏腿打等技巧。 ===演奏特点=== <p style="text-indent:2em;">动作特点 <p style="text-indent:2em;">根据表演者挎鼓位置的不同,翼城花鼓有高鼓、中鼓、低鼓之别,将鼓右高左低系于紧贴下巴处的称高鼓,将鼓稍斜挎于胸前的称中鼓,低鼓的位置在腰部。 <p style="text-indent:2em;">翼城花鼓开始只是一人一鼓表演,将鼓系在胸前右高左低,成斜坡状,双手用鼓槌在鼓的两面轮流击打,每拍两下,右手打强拍,左手打弱拍,打一个鼓,双手使用的是木制硬槌,同时有[[大锣]]、呆锣、小镲伴奏。后发展到一人多鼓表演,是由一个技艺高超的鼓手,在头、肩、[[胸]]、腰、[[后背]]、腿、脚等部位系鼓进行表演。 [[File:翼城花鼓4.jpg|缩略图|右|2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一般的最少挂三面鼓,三鼓是一个头鼓、一个肩鼓、一个[[胸鼓]];五鼓是一个头鼓、一个[[肩鼓]]、一个胸鼓、两个腰鼓;七鼓是一个头鼓、一个胸鼓、一个肩鼓、两个腰鼓和两个腿鼓,名为"满天星斗";九鼓是再加上两个小脚鼓。打多鼓右手使用的是用牛筋或麻绳制成的软绳。多鼓表演时是背花锣者先出场,再引出多鼓手,二人一退一进,到了场子中心后,背花锣者闪到一旁为鼓手击锣助威,让多鼓手开始表演自己娴熟精湛的击鼓技巧。因为鼓手身上系挂的鼓多,不便于大幅度的移动位置,所以多在原地表演。观众可以看见艺人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快速地飞舞缠绕,无论是蹲下打、跑起来打、左旋右转、拧腰甩膀、踢腿跺脚,鼓点始终清脆响亮,接连不断。花鼓的另一种打法就是将鼓斜挎于腰侧,鼓槌的持法打法类似[[腰鼓]],手腕手臂动作神速。 <p style="text-indent:2em;">花鼓唱腔 <p style="text-indent:2em;">翼城花鼓的唱腔多为当地民歌,由花鼓手或女苗子领唱,众人齐和,不用乐队伴奏,定调由领唱者掌握,且唱时不舞、舞时不唱,演唱内容与舞蹈可以没有密切联系。"花鼓"是翼城花鼓的主奏乐器,同时也是舞蹈的道具。领奏乐器是大锣,亦称"[[花锣]]",它在舞蹈中起指挥作用,虽也加入表演行列,但主要还是担任伴奏。呆锣又名手锣,为辅助乐器,敲击花点烘托锣鼓气氛。基本锣鼓点有八个,衔接灵活,但有一定规律。[[《五流水》]]多用于开场,《动四棰》多用于结尾,其余锣鼓点在变换队形和动作时用。《花流水》系《五流水》的变奏和发展,在8拍基本点的基础上,节奏可任意变化,它是换点的过渡。<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403831/f3c0T3kdCRbI-ihBiTf-Tirz0E1-UXbzz4kHmOOvdPP5ReCFjht3H5mZNSUWoWv6F-4k7CrVGCdOFoyZuYgmJ9gPRhPaxmKYuYYVEAI0UG2N-IdYvQI_FQ 文化临汾:晋风晋韵晋情--翼城花鼓 ] ,黄河新闻网 2018-11-10 </ref>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p style="text-indent:2em;">翼城花鼓世代流传,经久不衰,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后人了解古代翼城的社会变迁、历史沿革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同时它也是音乐学、民俗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中国]]50周年大庆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进行表演的就是翼城花鼓。挖掘、整理和保护翼城花鼓,对进一步丰富民间舞蹈将起到积极作用。 <p style="text-indent:2em;">在春耕即将开始的时候,人们用震天的锣鼓、生机勃勃的集会游行来唤醒大地,催促春耕,祝愿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花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含有祝福和祈求[[丰收]]、幸福的意愿。此外,在寺庙迎神赛会的时候,也有大规模的花鼓出动,这类群众性的集会是盛大的传统民俗文化娱乐活动。 [[File:翼城花鼓5.jpg|缩略图|右|2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传承人物=== <p style="text-indent:2em;">杨作梁,男,汉族,1938年生,山西翼城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翼城花鼓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翼城县申报,申报项目:翼城花鼓。 <p style="text-indent:2em;">张飞飞,男,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翼城花鼓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翼城县申报,申报项目:翼城花鼓。 ===保护措施=== <p style="text-indent:2em;">为加强"翼城花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翼城县于2006年4月组建了"文化馆花鼓艺术教研培训基地"和"星辰文化艺术培训中心花鼓基地"。租赁了房室,购置了设施、表演器具,聘请了教研、教学与管理人员。 <p style="text-indent:2em;">北关示范小学花鼓节目队始建于1985年,起先有鼓手、伴舞和配乐人员40余人。之后,聘请老艺人张增发传授花鼓技艺,北关示范小学每两年更新、培养一批花鼓队员,每批40~80人。花鼓队多次参加[[山西]]省和全国民间舞蹈、锣鼓大赛和艺术节表演。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p style="text-indent:2em;">1999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国庆50周年大型活动中,翼城花鼓得到展示。<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403831/6235yNKPVSSj6A97jgqiZkHuppqXLx-IjBVwa-bPsCdySH2HdQ0xI4juXAhrC9TU4PUD_bLA974wAyPse6lOLsFq34QV4M7nOqkIrkdIkR3RcSg4x85h 山西民间歌舞--火爆热烈的翼城花 ] , 中华文化标志城 2014-04-20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2004年,翼城花鼓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春光这边独好》]]春节文艺晚会。 <p style="text-indent:2em;">2006年10月,翼城花鼓参加了央视[[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演出。 ===荣誉表彰=== <p style="text-indent:2em;">2005年,翼城花鼓在中国首届国际[[黄河]]合唱节上获得表演金奖。 <p style="text-indent:2em;">濒危状态 <p style="text-indent:2em;">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p style="text-indent:2em;">1、作为业余文化演出群体,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微薄的收入使一些演员纷纷弃艺从商,人心涣散,组织困难。 2、花鼓表演是一项体力消耗较大的活动,年事较高的老艺人 因力不从心,退出[[舞台]],有的已相继谢世。而年轻人只能在逢年过节闹红火时进行表演,能练出真功夫的廖廖无几,实际后继无人。 3、相关部门对传承人缺乏足够的重视,对花鼓的理论研究投入力度不大,一些有造诣的传承艺人或专家失去研究、创新花鼓的兴趣,导致理论研究滞后。 4、目前,翼城花鼓队所选队员基本上全是中小学生,这就制约了翼城花鼓的长期发展,唯有打造一支相对稳定的[[表演]]团体,重点培养,严格训练,逐步向专业水平靠拢,使[[翼城]]花鼓传承久远。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p0740v586ml|480|270|qq}} <center>节奏欢快,气势恢宏,翼城花鼓,名不虚传!</center> {{#iDisplay:x0872760bsm|480|270|qq}} <center>“翼城花鼓”亮相北京世园会</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返回「
翼城花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