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聖安德烈堂 的原始碼
←
聖安德烈堂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聖安德烈堂'''<br><img src="https://youimg1.tripcdn.com/target/fd/tg/g4/M06/13/14/CggYHFaN-MOAHjIjAChhKdb3f24886_C_750_500.jpg?proc=source%2Ftrip"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tc.trip.com/travel-guide/hong-kong/st-andrew-s-church-94516/ 圖片來自trip]</small> |} '''聖安德烈堂'''({{lang-en|'''St Andrew's Church'''}})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8號,是[[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轄下的一所[[教堂]]。聖安德烈堂是九龍區歷史最悠久的基督教英語教堂,原是一所為居港外籍人士之設的教會,今日已成為一所香港的本地教會,九成參與崇拜的信徒皆是[[香港人]]。 ==歷史== 1897年,聖公會提議在[[九龍半島]]建立一所教堂,服侍當時的社區,1899年,[[維多利亞主教]][[霍約瑟]]曾經親自到該區一帶視察,而且預見九龍區未來與日俱增的需要。直至1904年,獲得[[保羅·遮打]]爵士捐助35,000港元,於[[羅便臣道]](今[[彌敦道]])及柯士甸道附近興建教堂。 在興建聖安德烈教堂前的幾年,已有一座木建的小禮堂以供九龍區信徒崇拜,直至1904年新教堂[[奠基]]。聖安德烈堂由 Messrs Leigh & Orange的建築師Alfred Bryer設計,1904年11月動工,於1906年落成,在當年10月6日祝聖啟用。 1914年開始的大戰,也是聖安德烈堂艱難的時期。由於大部分早期的教會會友,均為英軍駐紮於九龍[[威菲路軍營]](現[[九龍公園]])的士兵,大戰時期到其他地方服役而離開教會,奉獻收入隨之大幅下降,教會只能勉強維持日常運作。 1909年,鄰近的牧師住宅落成,翌年工人住所落成。聖安德烈堂於1913年加建一座禮堂,於1977年重新興建成為一座7層高建築。 聖安德烈堂毗連前[[九龍英童學校]],曾經為於九龍居住的[[英國人]]的聚會點。於[[香港日治時期]],主任牧師被囚禁,聖安德烈堂被更改作為[[日本]][[神道教]][[神社]],而牧師住宅則成為神社主持和日本情報人員的住處。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聖公會重新恢復聖安德烈堂,至1979年教堂旁的基督中心落成,同時牧師住宅亦更改作為公務用途。 1997年,聖安德烈堂分階段進行大規模的維修,主要復修外牆及彩繪玻璃窗,耗資250萬港元。同年,聖安德烈堂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現在擬議爲[[一級歷史建築]]。 2006年,聖安德烈堂獲頒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 ===翻新=== 2012年聖安德烈堂決定耗資1.55億元進行翻新,新教堂(生命中心)的高層將會為禮堂,可以容納逾830位座席,設備音響及多媒體設施,供予大型會議或者音樂會使用;於低層建設圓形劇場及多用途活動室,可以容納300位座席,供予小組聚會用途;地下建築分為兩層,面積約30,000平方呎;天台將會更改作為公眾休憩庭園,在彌敦道設立入口。而舊教堂的圍牆已經被拆卸,預料當中85%材料將會[[循環再用]]作為新教堂的外牆和庭園椅座。 整個項目設計盡量採用[[環境保護]]物料,例如庭園兩端都會採用玻璃外牆,使到自然光可以透射入地下禮堂,日間可以[[節約能源]],亦可以達至隔熱及保溫的效果。此外,舊教堂的設施亦會翻新,包括更新座位及加闊通道等。項目成本逾1億5千5百萬港元,目前正在籌款,於2015年1月竣工<ref>[http://hk.news.yahoo.com/百年聖安德烈堂-1-55億元擴建-220323489.html 百年聖安德烈堂 1.55億元擴建] 《星島日報》 2013年3月15日</ref>。惟翻新後,原來的100米長古舊擋土牆全部拆除,換來玻璃門出入口,配合玻璃簷篷頂,牆壁用麻石及石屎。 新圍牆約5米高,路人抬頭看不見教堂。文化傳承監察成員羅雅寧及尖沙嘴居民關注組成員Mary Mulvihill,曾經為聖安德烈堂的保育爭議,跟政府部門周旋。她認為聖安德烈堂圍牆是尖沙嘴地標,對於教會拆牆感到可惜,並質疑為何[[古諮會]]、[[發展局]]不早把聖安德烈堂評為[[法定古蹟]]。同時業主未有利用教堂本部後有23個泊位的停車場空地作發展,而要犧牲古牆<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19/19007795 聖安德烈堂耗資億半擴建 百年古牆變石屎] 《蘋果日報》 2015年1月19日</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Lang-e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聖安德烈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