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肠蕨属 的原始碼
←
肠蕨属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肠蕨属.jpg|缩略图|[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ec2d5628535e5dd081707ec74c6a7efce1b62ce?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 '''肠蕨属'''陆生中型植物。[[根状茎]]粗而斜升或直立,略被深褐色阔披针形全缘的厚鳞片;叶族生。 == 形态特征 == 叶柄草质,基部以上光滑,上面有一条深纵沟;叶片椭圆型,基数一回羽状;羽片1-10对,互生,近无柄,披针形,顶端渐尖或成尾状,基部对称,圆截形,全缘或略呈浅波状;羽片主脉粗壮,上面有纵沟;侧脉网状,在主脉两侧各形成2-4行无内藏小脉的网孔,沿主脉两侧的1行网孔较大并呈长三角形,其余各行网孔较小并呈六角形,近叶边的小脉分离但不达叶边。叶薄草质,无毛,干后绿色或黄绿色。孢子囊群短线形,通直或略呈新月形,通常单生于侧脉上侧,少见双生一脉两侧,在主脉两侧各列成整齐的一行,通常下端达到或接近主脉,上端斜向上或略斜展,不达叶边;囊群盖腊肠形,粗肥,幼时为膜质,灰色,生于小脉上侧,远轴的一边(即下侧边)着生于小脉上,而近轴的一边(即上侧边)分离,但被紧压于发育中的孢子囊群之下,成熟时变厚并变为黑褐色,自上侧张开或常从背部不规则破裂。孢子半圆形,周壁透明,形成有层次的阔翅状褶皱,褶皱边缘及表面均有小刺。染色体基数x=41。<ref>[https://www.zhiwutong.com/latin/Athyriaceae/Diplaziopsis.htm 肠蕨属Diplaziopsis 植物通]</ref> === 叶子形态 === 羽片主脉粗壮,上面有纵沟;侧脉网状,在主脉两侧各形成2-4行无内藏小脉的网孔,沿主脉两侧的1行网孔较大并呈长三角形,其余各行网孔较小并呈六角形,近叶边的小脉分离但不达叶边。叶薄草质,无毛,干后绿色或黄绿色。 === 孢子形态 === 孢子囊群短线形,通直或略呈新月形,通常单生于侧脉上侧,少见双生一脉两侧,在主脉两侧各列成整齐的一行,通常下端达到或接近主脉,上端斜向上或略斜展,不达叶边;囊群盖腊肠形,粗肥,幼时为膜质,灰色,生于小脉上侧,远轴的一边(即下侧边)着生于小脉上,而近轴的一边(即上侧边)分离,但被紧压于发育中的孢子囊群之下,成熟时变厚并变为黑褐色,自上侧张开或常从背部不规则破裂。孢子半圆形,周壁透明,形成有层次的阔翅状褶皱,褶皱边缘及表面均有小刺。 === 染色体 === 染色体基数x=41。 == 属的模式种 == Diplaziopsis javanica (Bl.) C. Chr. ——Asplenium javanicum Bl. 分布地带 现知3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中国西南部向西到印度,向南经印度支那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萨摩亚群岛,向东到我国台湾、日本南部及菲律宾等地。中国3种均产。 相似种属 从系统发育的观点来看,本属代表蕨类植物中双盖蕨型 (diplazioid type) 主干的一个年轻的小分支,与网蕨属 Dictyodroma Ching 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肠蕨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