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脾不统血 的原始碼
←
脾不统血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脾不统血 </big>''' |- |<center><img src=https://p5.ssl.qhimgs1.com/sdr/400__/t019341d67d297e096f.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JPO0GOS?appid=leshi&from=singlemessage&s=3&utk=a29i2e8y&ver=4.1.1 来自修心养生道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脾不统血,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脾的病理。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治宜补脾摄血。 =='''基本信息'''== 别称; 脾不统血 英文名称; Failure of Spleen to Control Circulating Blood 常见发病部位; 脾 常见症状; 脾气虚弱,不能摄血 疾病介绍; 脾不统血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脾的病理。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治宜补脾摄血。 疾病注音 pibutongxue 脾不统血 Failure of Spleen to Control Circulating Blood =='''主要症状'''== 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临床以各种出血症状及脾气虚证候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便血、[[衄血]]、皮下出血、崩漏,以及西医的贫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多种出血性疾病。 =='''医书介绍'''== 脾主统血的生理功能,早在《难经》中就有记载,如"脾主裹血"即指脾气能裹摄约束血液循行于经脉之中,使其不致逸出脉外而为出血。[[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 class=link>金匮要略中提出用黄土汤治疗脾虚下血。明代张景岳、清代唐容川也都明确指出了脾虚不能摄血,可致下血出血。 =='''病理研究'''== 脾不统血是气不摄血的病理反映,它不仅与[[脾主统血]]直接相关,而且与脾化生气血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发挥固摄作用,血液也就能循其常道而不致逸出脉外,所以,脾统血的作用是脾气化生血液和固摄血液功能的综合体现。若因脾胃素虚,或脾胃因饮食所伤,或劳倦思虑伤脾,或久病耗伤脾气,均可使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亏,固摄无力,则血逸脉外而致出血。 =='''临床表现'''== 脾不统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气血亏虚,可见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一为多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便血而属脾不统血者,以大便下血,血便混杂,或先便后血,血色紫暗,或大便漆黑,兼见脾气虚症状;崩漏而属脾不统血者,表现为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尽,色淡质薄,面色白或虚浮,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纳呆便溏等。 脾不统血的治疗以补气摄血为法。<ref>[https://www.youlai.cn/ask/A5EBEDmaTlu.html 脾不统血怎么办], 有来医生 ,2019-09-23</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返回「
脾不统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