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萧铣 的原始碼
←
萧铣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萧铣</big> ''' |- | [[File:58f734e3bcded.jpg|缩略图|居中|[http://i.qulishi.com/uploads/yszt/201704/e0/ac/58f734e3bcded.jpg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renwu/xiaoxian/ 来自趣历史]]]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字 号''' :不详 '''民 族''' :汉族 '''身 份''' :南朝梁宗室,为西梁宣帝后裔 '''年 号'' :鸣凤 '''出 生 地''' :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 '''出生时间''' :583年 '''去世时间''' :621年 '''主要成就''' :雄踞江南,复兴萧梁 |} <p style="text-indent:2em;">'''萧铣'''(583~621年),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人。隋朝末年南方割据群雄之一,梁武帝[[萧衍]]六世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 <ref>《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萧铣,后梁宣帝曾孙也。祖岩,隋开皇初叛隋降于陈,陈亡,为文帝所诛。铣少孤贫,佣书自给,事母以孝闻。炀帝时,以外戚擢授罗川令。 </ref> <br> * 萧铣出身[[兰陵]]萧氏,少时孤贫,事母至孝,宽仁大度。 * 大业元年(605年),以外戚之恩荫,授罗川县令。 * 大业十三年(617年),隋失其鹿后,起兵于罗川,自称梁王。 * 鸣凤元年(618年),称帝于岳阳,国号为梁,年号鸣凤,设置百官,一如梁朝故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北至汉水,拥有精兵四十万,雄踞南方。统治后期,猜忌诸将,离心背德。 * 鸣凤四年(621年),为唐朝名将[[李孝恭]]和[[李靖]]所败,献土归唐,押往长安处死,时年三十九岁。 == 人物生平 == === 响应起兵 === * 萧铣(xiǎn) <ref>宋一夫.变化 国学百家讲坛 兵家分卷:现代教育出版社,2014.01:13页</ref> 是西梁宣帝[[萧詧]](chá)的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开皇初年(581年),萧岩背叛隋朝,降于陈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为[[隋文帝]]所诛杀。 * 萧铣少时孤贫,以卖书谋生,侍奉母亲孝顺。隋炀帝时,因外戚之恩提拔为罗川县令。 * 大业十三年(617年),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帅郑文秀、许玄彻、万瓒、徐德基、郭华,沔州人张绣等共谋起兵反隋,众人欲推举董景珍为首领,董景珍说:“我素来寒微,虽假借名号,也怕不能服众。罗川令萧铣,是梁朝皇帝后代,宽仁大度,有梁武帝遗风。况且我听说帝王兴起,必有符命。隋朝冠带尽称‘起梁’,这是萧氏中兴的征兆。现在推他为主,以应天顺人,不更好吗?”便派人告知萧铣。萧铣随即回信对董景珍说:“我先君侍奉隋朝,职贡毫无缺失,而隋人竟贪我土地,灭我宗社,我因此痛心疾首,想洗雪这个耻辱。如今上天诱导各位,降心从事,将重续梁朝统治,以求福佑于先帝,我怎敢不纠集勉励士众以随公之后呢?”立即募兵数千,扬言讨伐贼寇,实则准备响应董景珍起兵。 <ref>《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帅郑文秀、许玄彻、万瓒、徐德基、郭华,沔人张绣等谋反隋,且推景珍为主,景珍曰:“吾素微,虽假名号,众不厌。罗川令,故梁裔也,宽仁大度,有武皇遗风。且吾闻帝王之兴,必有符命。隋冠带悉号‘起梁’,萧氏中兴象也。今推之,以应天顺人,不亦可乎?”乃遣人告铣。铣即报景珍书曰:“我先君昔事隋,职贡无废,乃贪我土宇,灭我宗祊,我是以痛心疾首,恫心疾首,思刷厥耻。杰今天诱乃衷,公等降心,将大复梁绪,徼福于先帝,吾敢不纠厉士众以从公哉!”即募兵数千,扬言迹盗,将以应景珍。 </ref> <br> === 自称梁王 === * 时逢颍川贼寇沈柳生进犯罗川县,萧铣出战不利,对其部下说:“岳阳豪杰打算推我为主,如今天下全都叛隋,我能独自守节以保全吗?况且我祖先建国于此,如从其请恢复梁朝,再以半纸檄文招降群盗,谁人敢不服从?”众人大喜,便在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自称梁公,旗帜服色全遵梁朝旧例。沈柳生率众归附萧铣,萧铣任命他为车骑大将军。不到五天,远近争相归附,众达数万,便率众前往巴陵郡。 * 董景珍派遣徐德基、郭华率领强姓首领数百人前来迎接,而首先见到沈柳生。沈柳生与其部下商议说:“梁公起兵,我最先归附,功勋居第一。如今岳州兵众而将多,谁肯位在我下?不如杀掉徐德基,扣押其人,独挟梁主进取州城,那么谁能位于我前呢?”于是杀死徐德基,前往中军告知萧铣。萧铣大惊道:“今欲拨乱反正,忽然自相屠杀,我不能当你们的君主了!”随即走出军门。沈柳生害怕,伏地请罪。萧铣斥责后宽宥了他,陈兵进城。董景珍说:“徐德基倡义竭诚尽力,沈柳生擅自杀害,如不诛杀,将无法治政。且与凶贼共处,久后必生祸患。”萧铣因此下令斩沈柳生。于是筑坛于城南,燔柴告祭上天,自称梁王。因有异鸟到来,于是建年号为凤鸣。 <ref>《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景珍遣徐德基、郭华率强姓百迎谒,而先见柳生。柳生与其下谋曰:“梁公起,我最先附,勋第一。今岳阳兵众而位多,谁肯为我下?不如杀德基,质其人,独挟梁主以进,则吾谁先?”因杀德基,诣中军白铣。铣惊曰:“今欲拨乱,遽自相屠,我不能为若主矣!”步出军门。柳生惧,伏地请罪。铣责宥之,陈兵而进。景珍曰:“德其倡义竭诚,柳生擅杀之,不诛,无以为政。且凶贼与共处,必为乱。”铣因斩柳生。于是筑坛城南,柴上帝,自称梁王。有异鸟至,建元为凤鸣。</ref><br> === 称帝夺地 === * 义宁二年(618年),萧铣称帝,设置百官,全都依照梁朝旧例。追谥从父萧琮为孝靖帝,祖父萧岩为河间忠烈王,父亲萧璇为文宪王。封[[董景珍]]为晋王,[[雷世猛]]为秦王,[[郑文秀]]为楚王,[[许玄彻]]为燕王,[[万瓒]]为鲁王,[[张绣]]为齐王,[[杨道生]]为宋王。隋朝将领[[张镇州]]、[[王仁寿]]进击萧铣,不能取胜,得知隋朝灭亡后,遂和宁长真等人率领岭南州县归降萧铣。当时,林士弘据有江南。萧铣派遣部将苏胡儿攻拔豫章郡,派杨道生夺取南郡,张绣略定岭表。辖区西至三峡,南到交趾,北距汉水,全都归属萧铣,兵力达到四十万。 <ref>《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义宁二年,僭称皇帝,署百官,一用梁故事。追谥从父琮为孝靖帝,祖岩河间忠烈王,父璿文宪王。封景珍晋王,雷世猛秦王,郑文秀楚王,许玄彻燕王,万瓒鲁王,张绣齐王,杨道生宋王。隋将张镇州、王仁寿击铣,不能克,及隋亡,乃与宁长真等率岭南州县降于铣。时林士弘据江南,铣遣将苏胡儿拔豫章,使杨道生取南郡,张绣略定岭表。西至三峡,南交趾,北距汉水,皆附属,胜兵四十万。</ref><br> === 日渐衰弱 === * 武德元年(618年),萧铣迁都江陵,修复先祖园庙,任命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主掌机密事务,令杨道生进攻峡州,为峡州刺史许绍所败,战士死伤大半。 * 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渊下诏令夔州总管、赵郡王李孝恭征讨萧铣,夺取通州、开州,斩其东平王阇提。当时诸将擅兵横暴,萧铣担心日后无法控制,便扬言休兵以便农耕,罢免诸将兵权。大司马董景珍之弟为将军,心怀不满,谋图作乱,事泄之后,为萧铣所杀。董景珍镇守长沙,萧铣手书赦免他,并将他招还江陵。董景珍害怕,派遣使者前往李孝恭处,举地归降。萧铣派遣张绣进攻董景珍,董景珍说:前年醢彭越,往年杀韩信。您没听说过吗?何必互相攻讨?”张绣不回答,进兵围城。董景珍溃围而走,被其部下杀害。萧铣提升张绣为尚书令。张绣居功自傲,萧铣又杀了他。萧铣性情外表宽仁而内心疑忌,嫉妒胜己者,因此大臣旧将都怀疑惧怕,往往叛离,萧铣不能禁制,所以日渐衰弱。 <ref>《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三年,高祖诏夔州总管赵郡王孝恭讨之,拔通、开二州,斩伪东平王阇提。诸将擅兵横恣,铣恐浸不制,乃阳议休兵营农,以黜其权。大司马董景珍之弟为将军,怨之,谋作乱,事泄,被诛。景珍方镇长沙,铣下书赦之,召还江陵。景珍惧,遣使诣孝恭,举地降。铣遣张绣攻景珍,景珍曰:“前年醢彭越,往年杀韩信,独不见乎!奈何相攻?”绣不答,围之。景珍溃而走,麾下杀之。铣进绣为尚书令。绣恃功,亦骄蹇,铣又诛之。铣性外宽内忌,疾胜己者,于是大臣旧将皆疑间,多叛去,铣不能禁,由此愈弱。 </ref><br> === 投降被杀 === *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下诏[[李孝恭]]与李靖率领巴蜀兵顺流而下,庐江王李瑗由襄阳道,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合兵攻打萧铣。萧铣的将领[[周法明]]率四州归降唐朝,唐高祖随即下诏任命周法明为黄州总管,前往夏口道,进攻安州,将其攻下。萧铣的将领雷长颍以鲁山归降唐朝。萧铣便派部将文士弘抵御李孝恭,战于清江口,李孝恭大败其军,缴获战舰千艘,攻取宜昌、当阳、枝江、松滋等县,江州总管盖彦举城投降。李孝恭和李靖直逼都城江陵。 * 起初,萧铣放散兵卒,仅留宿卫战士数千人,等到仓促召集兵马时,江南、岭南,路途辽远,未及赴援。李孝恭布列长围以守。数日之后,攻破水城,缴获楼船数千艘。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前往李靖处投降。萧铣自料救兵不会前来,对其属下说:“上天不保佑梁朝啊!如待力尽而降,必害百姓遭殃。如今趁城未攻下,先行出降,可免乱兵祸害。各位何愁没有君主呢?”便巡城下令,守城士卒全都痛哭。萧铣用太牢告祭于太庙,率领官属身穿孝服前往军门,认罪说:“应死者仅萧铣一人,百姓无罪,请不要杀掠他们!”李孝恭受降,护送他到京师。过后几天,救兵赶到,众达十余万人,得知萧铣已降,便都投降唐朝。萧铣送到京师。唐高祖斥责其罪,萧铣回答说:“隋失其鹿,英雄竞逐,萧铣无天命护佑,故被陛下擒获。正如田横南面称王,难道对不起汉朝吗?”唐高祖因其言不屈而大怒,下诏斩于都市,时年三十九岁。 <ref>《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初,铣放兵,止留宿卫数千人,及仓卒追集,江、岭回远,未及赴。孝恭布长围守之,数日,破其水城,取楼船数千。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诣靖降。铣度救不至,谓其下曰:“天不祚梁乎?待穷而下,必害百姓。今城未拔,先出降,可免乱。诸人何患无君?”乃麾而令,守陴者皆恸。以太牢告于庙,率官属缌衰布帻诣军门,谢曰:“当死者铣尔,百姓非罪也,请无杀掠!”孝恭受之,护送京师。后数日,救兵至,且十余万。知铣降,乃送款。铣至,高祖让之,对曰:“隋失其鹿,英雄竞逐。铣无天命,故为陛下禽,犹田横南面,岂负汉哉?”帝怒其不屈,诏斩都市,年三十九。</ref> == 人物评价 == * 《[[旧唐书]]》:“萧铣聚乌合之众,当鹿走之时,放兵以夺将权,杀旧以求位定,洎大军奄至,束手出降,宜哉!” <ref name="M11">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54864/3f41-jnCKzvZw6VOVPuLvVU8E1NMGb_nDTwyyIwIvFlmyyf1UvBN3apb3o0kUNfnOEvh834poRlqJEJTqjUCBp0HUaStR-YSSCtcsi7EEzdF1ofF 《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 .国学网.2014-01-13]</ref> * 《[[新唐书]]》:“萧铣,故梁子孙,起文吏,奄东南而有之,荆楚好乱,气俗然也。观铣武虽不足,文有余矣,大抵盗仁义,诡世乱俗者,圣人所必诛。若铣力困计殚,以好言自释于下,系虏在廷,抗辞不屈,伪辩易穷,卒以殊死,高祖圣矣哉!”<ref name="M12">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54864/6c13kf0YgKaxe7nTgugKFC-BxcLIyIBRLsmY3-yMGuc4PVS6wr_2J5iwl7GksIixgkXWTNPkoYnjywRufiVqA1bcme5WZ0SReflUFnt2gzV1eQqJ 《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国学网.2014-01-13] </ref> * [[董景珍]]:“罗川令萧铣,梁氏之后,宽仁大度,有武皇之风。”<ref name=M11/> * [[范祖禹]]:“萧铣,故梁子孙,屯难之世,民思其主,铣因隋乱,保据荆楚,欲复其考之业,虽僭大号,非唐之叛臣也。唐师伐而取其地,执其主,亦足矣。而铣以百姓之故,不忍固守而降,完府库,奉图籍而归之唐。然则唐初割据之主,铣最无罪,高祖诛之,滛刑甚矣。”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13] == 史籍记载 == * 《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 <ref name=M11/> * 《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 <ref name=M12/>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唐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萧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