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蕲艾 的原始碼
←
蕲艾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蕲艾又名:大叶艾、祁艾等,属[[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因产于蕲州而得名,蕲春县“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蛇]]、[[蕲龟]])之一,特产中药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茎、叶均可入药。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 [[File:蕲艾1.jpg|缩略图|[http://www.sohu.com/a/148883161_577605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48883161_577605 图片来源 支点财经]]] '''别名''':蕲艾(qiai),又称大叶艾、祁艾 '''拉丁学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 var. argyi cv. Qiai '''蕲艾的开花季节''':7-10月份 '''蕲艾的适宜生长温度''':24-30度 ==生长习性== 蕲艾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潮湿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区,生长繁盛期24~30℃,气温高于30℃茎杆易老化,抽枝,病虫害加重,冬季低温小于-3℃当年生宿根生长不好。<ref>[http://www.lszqaw.com/ 蕲艾网]</ref> ==蕲艾的花语== 辟邪 ==药用价值== [[File:蕲艾2.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19/a4fc74a5b6db4c939996489b3b833e44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35007992_646217 图片来源]]] 味苦而辛,无毒,洗熏服用皆可。有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痰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宫寒不孕等症。艾来说,其又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无毒,微温,遍产我国各地,从古至今都广泛用于医疗保健,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人们是认知艾草的药用价值的。但传统总以艾的产地来推以湖北蕲春的为胜,艾质最好,誉为一绝,成为历代进贡珍品和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这是为何呢?我国明代伟大的医圣李时珍点透:“艾自成化以来,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他在《本草纲目》中光收录有关蕲艾治病的方子就达52个。 在各大医学书籍中,蕲州均被视为艾草最道地的产地,蕲艾比一般艾更香,入药治病疗效更好。蕲艾也被称作“艾草之王”。 ==内服== 可做止血剂,炒炭用止血之力颇优,可治吐血下痢,衄血下血。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用蕲艾配方,亦能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肠胃炎及痢疾等症。<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24/19/10598125_380542615.shtml 个人图书馆]</ref> ==外用== 可治皮肤瘙痒、阴痒湿疹及疥癣等。以艾搓手洗污或煎水浴身,可防治皮肤病。对于产妇和婴儿,洗用艾叶可以消毒强身 ==蕲艾道地说== 中药材行业对道地药材的称谓,通常在药名前面冠以产地名称。 “艾”字前面冠以“蕲”字,表明蕲州出产的艾叶是道地药材。著名艾叶研究学者梅全喜先生在他的专著《艾叶的研究与应用》中,作出了全面、系统、准确的解答。同时,他还以自己和同道们的研究成果为“蕲艾道地说”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印证了历史上关于蕲艾道地说的记载。 ==蕲艾的古今产地状况及产地变迁== 到了明代,艾叶的道地有了明显变化,蕲州所产艾叶逐渐以其质优效佳而为广大医药界所接受,蕲州也成为艾叶的道地产地。据[[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定稿的《本草品汇精要》载:“生田野,今处处有之……道地:蕲州、明州。”“蕲州”,即今湖北省蕲春县。其后,《本草蒙荃》收载了“蕲州艾叶”图,并描述了当时对蕲艾的重视程度:“倘有收藏,不吝价买,彼处仕宦,亦每采此,两京送人,重纸包封,以示珍贵,名益传远,四方尽闻。”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道地产地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首次提出了“蕲艾”一名,他说:“艾叶,本草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从此,蕲艾之名,风靡全国。正是由于李时珍对蕲州艾叶的肯定,从而为蕲艾成为艾叶道地药材的地位奠定了基础。继李时珍之后的明清医家及本草医籍皆遵从时珍之说,十分重视和极为推崇蕲艾。[[明代]]《本草乘雅半偈》记载:“(艾叶)生山谷田野,蕲州者最贵,四明者亦佳。”“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 蕲艾,在明代不仅本草医籍记载,而且植物学、农学、杂学等书也有叙述,被誉为集16世纪以前古代农学大成的《群芳谱》亦有记载:“(艾叶)处处有之,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近代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惟以蕲州者为胜,谓之蕲艾,相传蕲州白家山产。又置寸板上灸之,气彻于背,他山艾彻五分,阴艾仅三分,以故世皆重之。” 清代仍推崇蕲州所产艾叶,如《本草备要》《本草从新》均载有“宋时重汤阴艾,自明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艾为胜。”《本草易读》载:“处处有之,自明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得配本草》载:“产蕲州者为胜。”《植物名实图考》载:“今以蕲州产者良。” 蕲艾在清官医案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主要用于妇科疾病。大清一统志》云:“艾,蕲州出。”清《蕲州志》亦以“蕲州麒麟山者良”,并称“蕲州专产,莫良于艾”。甘肃《武威县志》也承认其地产艾叶“功亚于蕲艾”。 1953年时逸人著《中国药物学》就注明:“艾产于我国各地,以湖北蕲春产者最佳。”《中药志》载:“药用艾叶以蕲艾为佳,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为李时珍故乡所在地。” 据《蕲州药志》介绍:蕲艾与普通艾在外观形态、挥发油及微量元素含量、挥发油成分的组成及燃烧放热量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蕲艾确有其独特之处。<ref>[http://www.lszqaw.com/ 蕲艾网]</ref> ==土壤耕整== [[File:蕲艾3.jpg|缩略图|[http://p2.ifengimg.com/a/2018_16/96e48ded6a869e9_size45_w542_h348.jpg 原图链接][http://hb.ifeng.com/a/20180419/6514514_0.shtml 图片来源 凤凰湖北网]]] 4月上旬,中耕除草1次,深度15cm。6月中上旬蕲艾采收后翻晒园地,清除残枝败叶,疏除过密的茎基和宿根,深度15cm。 ==肥料施用== 栽植成活后,苗高30cm时施用尿素90kg/hm2作提苗肥,阴雨天撒施,晴天叶面喷施。11月上旬,施入农家肥、厩肥、饼肥等作为基肥。 ==水分管理== 厢面整成龟背形,使排水沟通畅。干旱季节,苗高80cm以下叶面喷灌,苗高80cm以上时全园漫灌。 ==繁殖方法== 蕲艾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出芽率低,仅为5%,且苗期长(2年),一般不采用;根状茎繁殖,成活率高,但苗期较长(2个月);分株繁殖最好,不仅成活率高且无幼苗生长期,繁殖速度快,为普遍采用。选育良种要求叶片肥厚而大,茎杆粗壮直立,叶色浓绿,气味浓郁,密被绒毛,幼苗根系发达。 #选地整地 在低山、丘陵地区,选取坡度小于15°向阳面,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以湖区、库区小气候地形最佳)。二月中旬,地表施入土质杂肥每亩5000公斤,翻地深度15cm,清除杂草,按80cm宽开厢整地成龟背形备用。 #定植栽种 蕲艾为宿根植物,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亩高5cm左右,选地面潮湿时(最好是雨后或阴天),挖取幼苗,按株行距10cm×10cm栽下并压实。栽后2-3天,如太阳过大,要滴水保墒。 #除草施肥 苗高15cm左右,人工拨除杂草,并施入人粪尿每亩3000公斤。 #排水灌溉 梅雨季节,清除沟内积水;长时间干旱,厢面漫灌,有条件的地方叶面喷灌。 #采收加工 端午节前后一周,选晴天中午12-14时,割取蕲艾整株,清除杂质和败叶,脱取鲜[[艾叶]],摊于晾架,2-3天翻动一次,直至含水量达到要求,机械打包作商品备用。<ref>[https://www.baihuamen.com/qiai/12380.html 百花门]</ref> ==视频== <center> <center> '''蕲艾-蕲春人养生治病的法宝'''</center> {{#idisplay:d0512y2jmph|650|450|qq}} </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蕲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