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藓纲 的原始碼
←
藓纲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薄羽藓1.jpg|缩略图|[http://photocdn.sohu.com/20160114/mp54545609_1452778993376_1_th.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54545609_349213 来自搜狐]]] '''藓纲'''全世界约14000种(也有人认为仅有9000种),中国约有1500种。主要代表目是泥炭藓目、黑藓目和真藓目。多分布于温暖湿润而多云雾地区的溪边、阴湿土坡、树干、岩面、悬挂于树枝或稀附生叶面。现包括南极在内均有藓类植物的踪迹。 * 中文学名藓纲拉丁学名Bryopsida * 别 称藓类 * 界植物界 * 门苔藓植物门 Bryophyta * 化学成分多糖类、氨基酸、脂肪酸 ==形态特征== 该纲植物有茎与叶的分化。茎直立,稀少分枝,或匍匐而不规则分枝或羽状分枝,组织上仅有中轴与皮部的初步分化。叶呈辐射状排列,多具中肋。叶细胞多边形、方形、六角形或线形,胞壁等厚或不规则加厚、平滑、具疣或乳头。假根由多细胞构成。孢蒴具蒴轴、蒴齿和蒴盖,无弹丝。原丝体发达,1个孢子形成的原丝体上可产生多个配子体。蒴柄延伸多在孢蒴成熟之前。孢蒴顶部有断裂的颈卵器壁形成的蒴帽。孢蒴成熟后多盖裂,多数具蒴齿。组织构造较苔类植物为坚挺。雌雄同株式异株,或雌雄混生同苞。染色体数多为n=6,7,8,9,10,11,13及其二倍体或三倍体。<ref>[http://duocet.ibiodiversity.net/index.phptitle=%E8%96%84%E7%BE%BD%E8%97%93%E5%B1%9E&HPPROTID=01d2892a 形态特征] </ref> ==分类== 该纲一般可分为3亚纲:泥炭藓亚纲(Sphagnidae)、黑藓亚纲(Andreaeidae)和真藓亚纲(Bryidae)。绝大多数藓类属真藓亚纲。1980年,M·R·克罗斯比认为藓类可划分为6个亚纲,即真藓亚纲中的四齿藓目(Tetraphidales)、烟杆藓目(Buxbaumiales)和金发藓目(Polytrichinales)可分别提升为四齿藓亚纲(Tetraphidae)、烟杆藓亚纲(Buxbaumiidae)和金发藓亚纲(Polytrichidae)。 泥炭藓亚纲(Sphagnidae)仅有一目一科,泥炭藓目(Sphagnales),泥炭藓科(Sphagnaceae),泥炭藓属(Sphagnum),约 300余种,多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中国的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高寒沼泽地区,常见的有泥炭藓。 黑藓亚纲(Asdreaeidae)仅有一目一科,黑藓目(Andreaeales),黑藓科(Andreaeaceae),两个属,中国仅有黑藓属(Andreaea),疣黑藓分布于陕西、安徽和福建。 真藓亚纲(Bryidae)最大,有12—19目,真藓目(Bryales)是苔藓植物中科、属、种最多的一个目,遍布全世界。中国常见的有葫芦藓。 化学成分== 多糖类、氨基酸、脂肪酸、酚类和核酸。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藓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