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虎耳草科 的原始碼
←
虎耳草科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File:虎耳草科004.jpg|thumb|right|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6649235688&di=fa1554dc3a59995398f764a825ab4328&imgtype=0&src=http%3A%2F%2Fc.hiphotos.baidu.com%2Fzhidao%2Fpic%2Fitem%2Ff636afc379310a5531769ca6b64543a982261015.jpg 原图链接]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43523435.html 图片来自百度知道] ]]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蔷薇目的1科。草本(通常为多年生),灌木,小乔木或藤本。 * 中文名:虎耳草科 * 拼 音:hǔ ěr cǎo kē * 学 名:Saxifragaceae Juss. (1789) * 总 门:轮藻总门 * 界:植物界 * 亚 界:绿色植物亚界 *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 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 亚 纲:蔷薇亚纲 * 超 目:蔷薇超目 * 目:虎耳草目 * 科:虎耳草科 * 分布区域:中国特有 ==形态特征== 草本,灌木,小乔木或藤本。 叶互生或对生,通常无托叶。花两性,有时单性,边花有时不育;花序多样;通常为聚伞状、圆锥状或总状花序,稀单花;花被片通常4~5基数,稀6~10基数,覆瓦状、镊合状或施转状排列;萼片有时花瓣状;花瓣通常离生,或无;雄蕊(4~)5~10,或多数;有时存在退化雄蕊或腺体;心皮2~5(~10),近离生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半下位至下位。多室而具中轴胎座,或1室且具侧膜胎座,稀具顶生胎座,胚珠具厚珠心或薄珠心,有时为过渡型,通常多数,2列至多列,稀1粒,具1-2层珠被,孢原通常为单细胞;花柱离生或多少合生。蒴果,浆果,小蓇葖果或核果。本科的导管,在木本植物中,通常具梯状穿孔板,而在草本植物中则常具单穿孔板。染色体x=6~18,21。 本科植物的花托,或上位花的子房顶部,或退化雄蕊面向子房的表面,通常分泌蜜汁,引诱昆虫,帮助完成传粉。<ref>[https://haokan.baidu.com/v?vid=8674277665837344666&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野生“虎耳草”稀少难寻找,农村老人指点实用] </ref> <ref>[http://duocet.ibiodiversity.net/index.php?title=%E8%99%8E%E8%80%B3%E8%8D%89%E7%A7%91 虎耳草科] </ref> ==分布情况== 本科约含17亚科,80属,1200余种,分布极广,几遍全球,主产温带。我国有7亚科,28属,约500种,南北均产,主产西南,其中独根草属 Oresitrophe Bunge 为我国特有。 ==生长环境== 虎耳草属植物以能在暴露的、多岩石的巉岩和岩缝中生长而著称。其拉丁文属名(Saxifraga)即意为「破岩石者」。虎耳草可生长于欧洲的高山地区,这些地区每年有一段长时间为冰雪覆盖。其根系坚韧而硬,主根深入土壤。某些虎耳草在同样严酷的环境中生长成垫状植物,叶的表面大为退化,枝条极短。 但大部分虎耳草科植物生长于潮湿、多阴的林地。这包括虎耳草属、红升麻属、鬼灯檠属(Rodgersia)、大叶子属(Astilboides)、楯叶草属(Peltiphyllum)和博伊金氏草属(Boykinia)。 ==药用价值== 虎耳草是虎耳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多野生于溪涧岩石林下荫湿处,现多作盆栽观赏。虎耳草全草可鲜用或晒干药用。 虎耳草性微苦、辛、寒,具有消肿解毒之功效。一般肺热咳嗽可采鲜全草100克煎服。对风湿疹、皮肤搔痒症,可采鲜草50克浸酒服用。采鲜草捣烂绞汁,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可治疗急性中耳炎。若患痔疮则宜选干全草烧烟熏疮或煎水池苍。 治烫火伤,可用鲜全草捣汁抹涂于烫伤处,效果均佳。 本科多为药用或观赏植物,如落新妇属、岩白菜属、绣球属、鬼灯檠属、虎耳草属等的一些种;常山可治疟疾。 ==最早发现== 菲律宾红升麻(Astilbephilippinensis)的叶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用作烟叶。岩白菜(Bergeniapurpurascens)的根状茎在中医里作用止血药和补药。心形叶黄水枝(Tiarellacordifolia)产于北美,可用作利尿药和滋补药。具长匐茎虎耳草(Saifragasarmentosa)原产于中国及日本,在爪哇、越南及中国许多地区用作治耳痛及其他耳病的草药,在中国亦用于治疗霍乱及痔疮。 ==环境== 虎耳草科植物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潮湿环境。垂头虎耳草(Saxifraga nutans)是真正的水生植物。宾夕法尼亚虎耳草(S. pennsylvanicum)为沼泽植物,小花叶虎耳草(S.micranthidifolia)生长于寒冷的山间溪流中和潮湿的岩石上。另一些种则多少适应于干燥的环境,如三齿虎耳草(S.tridactyloides)的茎上有鳞茎状的珠芽,用以贮藏水分。同样,三岐虎耳草(S.trifurcata)的表皮高度角质化。具小球虎耳草(S.globulifera)具膜质的芽鳞及被毛的托叶。粗糙虎耳草(S.aspera)的叶为肉质,高度角质化,经久不落,可用以贮存水分。以上几个种均为适应干燥生境的实例。有些种具叶莲座,莲座下部的叶仅轻度角质化,因此积存于此的露水可被叶片吸收,水分得以大量贮存,使花葶得以生长。 ==栽培== 本科的栽培种多属虎耳草属(Saxifraga)。其他著名的种类,如珊瑚铃属(Heuchera)、红升麻属(Astilbe)、唢呐草属(Mitella)、Lithophragma属、伞草(Darmerapeltatum)、黄水枝属(Tiarella)和千母草(Tolmieamenziesii),常栽作岩石花园花卉或边缘花卉。 ==种属分布== 本科主要的亚科、属及常见种有: 扯根菜亚科仅扯根菜属(Penthorum)1属,约2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北美。中国仅有扯根菜1种。产西南、华南和东北。苗叶可食;药用治黄疸、水肿、跌打损伤等。 虎耳草亚科 (Saxifragoideae) 主要属有: ①落新妇属,约18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北美。中国有7种,分布甚广。其代表种落新妇产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和东北。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多年生草本,为二至三回三出复叶;小叶边缘有重锯齿,沿脉生硬毛。花密集,几无梗;萼片5;花瓣红紫色,条形。其鲜根茎含落新妇甙(astilbin C21H22O11)、岩白菜内脂(bergeninC14H16O9)、2-羟基苯乙酸(2-hydroxyphenylaceticacid,C8H8O9)、4-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acid,C7H6O3)、香草酸(vanillicacid,C8H8O3)等,供药用。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蛇咬伤等;也为观赏植物。 ② 独根草属,仅有独根草1种,产[[山西]]东部、[[河北]]及[[辽宁]]。 ③鬼灯檠属,有6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喜马拉雅地区。中国产5种,分布于西南至东北。其代表种鬼灯檠,多年生草本。茎几无毛,不分枝。掌状复叶;小叶5~7,下面沿脉生长柔毛。圆锥状多歧聚伞花序;萼片(6~)5,白色或淡黄。根茎含有淀粉、鞣质及熊果苷 (arbutin)。供食用、酿酒、制栲胶;药用治甲状腺肿、咽喉肿痛、衄血、腹泻等;亦供观赏。 ④岩白菜属、有9种,分布于亚洲。中国有6种,产西南和西北。岩白菜,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具柄;叶片厚软,通常近全缘,无毛。圆锥状聚伞花序;萼片5,革质;花瓣紫红或暗紫色。含岩白菜内脂。药用治肺结核、肠炎等;亦供观赏。 ⑤虎耳草属,约有40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北极和南美。中国有203种,南北均产,主产西南。其中的虎耳草为多年生草本,有细长鞭匐枝。叶片肾形、心形至扁圆形,边缘有齿牙,被腺毛。圆锥状聚伞花序;花梗被腺毛;花两侧对称;花瓣5大,白色。药用治小儿发烧、中耳炎(外用)等;亦供观赏。 ⑥金腰属,有65种,分布于亚、欧、非、美四洲,主产亚洲温带。中国有35种,产西南、华南、华中、华东、西北和东北。 ⑦ 矾根属,约50种,产北美。 茶藨子亚科 仅有茶藨子属,约150种,分布于北温带和南美安第斯山。中国有45种,产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代表种大刺茶藨为灌木,枝节上有3枚针刺,针刺三叉状,粗大;分布于西南各省区;作绿篱或供观赏。 Francooideae亚科 有Francoa(仅1种,系栽培植物)和Tetilla(仅1种)两属,产智利山中。 梅花草亚科 仅有梅花草属,约7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59种,各省均产,主产西南。鸡肫梅花草多年生草本,全草入药,治咳嗽吐血、湿病疮毒等;也可供观赏。 鲍耶尔阿亚科 仅有鲍耶尔阿属,3种,产澳大利亚。 Pterostemonoideae亚科 仅有 Pterostemon属,2种,产墨西哥高原。 绣球亚科 灌木或乔木;单叶通常对生,无托叶;花瓣4~10;雄蕊5至多数,通常为花瓣的倍数。主要属有: ①山梅花属,约75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约有15种,产西南至东北。太平花分布于四川、山西、河北、辽宁;叶小,叶柄通常带紫色;花梗无毛;花黄白色。为观赏植物。 ②溲疏属,约50种,分布于亚洲和美洲;中国约有40种,遍产全国,主产西南。溲疏分布于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贵州;日本也有。灌木;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上面的星状毛具5辐射线,下面的星状毛具9~12辐射线;圆锥花序窄。药用可退热,但有毒慎用;也供观赏。 ③ 黄山梅属,仅黄山梅1种,产安徽黄山和浙江天目山;日本也有。鲜根茎入药,治疲劳过度,全身酸痛等;也供观赏。 ④绣球属,约80种,落叶灌木或半灌木,分布于亚洲及美洲。中国约有45种,各地均产,主产西南。其代表种绣球。伞房花序球形,花全为不孕花;中国各地多有栽培,变种很多;入药抗疟清热;也供观赏。 ⑤钻地风属,约有8种,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有6~7种,产长江以南各省。代表种钻地风木质藤本,分布于西南、华南至华东。叶对生,全缘或有细齿,下面通常沿脉生柔毛。伞房状聚伞花序,疏生柔毛;不育花的萼瓣狭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根、藤入药,治风湿筋骨痛;也供观赏。 ⑥黄常山属,约12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中国有6种,产西南至华东。代表种黄常山(见彩图)。分布于长江以南、陕西、甘肃;越南至菲律宾也有。落叶灌木。小枝、叶柄和叶无毛或疏生短毛。伞房花序常呈圆锥状,多花,子房近下位。根及叶甲 (α-dichroine,C16H21O3N3)、常山碱乙(β-dichroine,C16H21O3N3)、常山碱丙(γ-dichroine,C16H21O3N3)、常山次碱 (dichroidine,C18H25O3N3)、四喹唑酮(4-quinazolone,C8H6ON2等。根、枝、叶入药,治疟疾。 鼠刺亚科 仅有鼠刺属,15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亚热带地区,北美产1种。中国有12种,产西南至台湾。代表种鼠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 多香木亚科 有16属,其中拟鼠刺属有60种,分布于南美,多香木属(Lyosma)有60种,分布于东南亚和大洋洲;中国广东和广西仅产多香木1种。 虎耳草科在形态上分化较大,在各个分类系统中对其分合不一,如上列的亚科,也有人主张分成独立的科。多数分类学者则认为本科与景天科、蔷薇科及库诺尼科(Cunoniaceae)有显著的联系和共同的起源。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虎耳草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