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螭吻 的原始碼
←
螭吻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螭吻1.jpg|缩略图|[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883690773,3868952858&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F3%A4%CE%C7&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1111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螭吻'''(中国古代神兽) 螭吻由[[鸱尾]]、[[鸱吻]](音吃吻)演变而来,唐朝以前的鸱尾加上龙头和龙尾后逐渐演变为明朝以后的螭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平生好吞,[[殿脊]]的兽头之形是其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在古代中国宫殿建筑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部分民居会有小巧的螭吻。螭吻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中国[[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泥土烧制而成的小兽,被请到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俯视人间,真有点“平步青云”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因此,[[狻猊]]、[[囚牛]]、[[獬豸]]、凤、[[狎鱼]]们流传到民间,就有了俗化的名字,分别为: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旗、坐山观火。<ref>{{ cite web | url=https://www.sohu.com/a/292537302_150227 | title=什么是螭吻? | author=坐井观天 | date=2019-01-31 | language= | accessdate= }}</ref> ==历史起源== 螭吻又叫鱼龙,鱼和龙的结合体,是古代传说龙生九子之一。九子中,螭吻被认为是来源于印度佛教。相传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羯鱼随佛教传入后变化而来。 <ref>[南京林业大学宋孟传学位论文《浅论佛教文化在建筑装饰图案中的体现》2008年]</ref> ==外貌形态== 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龙头鱼身。<ref>[王安吉.民间“龙九子”浅释: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1月]</ref> ==神兽寓意== [[File:螭吻2.jpg|缩略图|左|[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4253282791,1775374107&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F3%A4%CE%C7&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1111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螭吻,其寓意在佛家为护法,有驱凶辟邪的作用。因其性情好望喜吞,人们常把它用作建筑物的装饰,尤以作屋脊镇火的兽头为多。从远古图腾崇拜的演变来看,鱼变成龙是因古代以鱼为图腾的氏族融合到了龙图腾的民族,作为族徽的图腾形象也跟着起了变化,变成了龙头鱼身的鱼龙。鱼龙的形象种类很多,有的龙特征多一些,有的鱼特征多一些。古代有一说法“鲤鱼跃龙门”、“登者化龙”,即渊源于此。后代又把“鲤鱼跃龙门”来比喻科考,考中者即鱼化成龙,民间艺术多以此为题材。 <ref>[南京林业大学宋孟传学位论文《浅论佛教文化在建筑装饰图案中的体现》2008年]</ref> ==传说典故== 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鸥鸟,能喷浪降雨,可避火灾,驱除魑魅。因此脊兽鸱吻起初并不是龙形的。有鸟形的,更多的是鱼龙形的。到清朝以后龙形的鸱吻增多,表面龙纹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做张口吞脊状,背上插着一柄宝剑,立于建筑物的尾脊上,被称作“好望者”。据说此物能吞万物,就叫它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它喜欢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间被视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饰物。 ==史书记载== 《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後,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中国民间也称鰲龙。 据北宋吴楚原《[[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能避火灾。 ==后世影响== ===装饰构件=== [[File:螭吻3.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3708035577&di=450c5d26b1682bc9081d5f999c943c92&imgtype=0&src=http%3A%2F%2Ftimg01.bdimg.com%2Ftimg%3Fpacompress%26imgtype%3D1%26sec%3D1439619614%26autorotate%3D1%26di%3Df779130ec99d2d68a2da59ffa78c2170%26quality%3D100%26size%3Db870_10000%26src%3Dhttp%3A%2F%2Fpic.rmb.bdstatic.com%2F281526feeea2c32cc6a6e8fe0bf08301.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F3%A4%CE%C7&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1111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代中国建筑的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小动物作为装饰,这些美丽的装饰品是中国古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这些小动物一般叫做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垂脊吻等,古建行内部也称为小跑或“走投无路”。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真的是走投无路的。 中国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鸱吻是中国建筑屋脊上的一种装饰构件,确切地来说它位于建筑屋脊的正脊两端。“鸱”在古代是指“[[鹞鹰]]”,是一种凶猛的大鸟。螭吻特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 早期鸱吻的形式是类似鱼尾巴的形式,那是它的名称叫“鸱尾”。据刘致平先生考证,鸱尾是在晋代以后出现的。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盛行,佛经所称的两神的座物摩羯鱼(也就是鲸鱼)传到了中国,便叫做鸱鱼。南北朝时的鸱尾形象在云冈龙门石刻中多见,许多文献资料上也有关于鸱尾的记载。晚唐以后,鸱尾由原来的鱼尾演变成了兽头形,气尾巴比较短,张大口,正吞着屋脊,尾部卷起上翘,因此这时的名称也由鸱尾改变为鸱吻或叫吻兽。 由鸱吻紧接着又引出另一个“蚩吻”的名称。蚩吻的叫法是和吻兽张口吞脊的形象有关。明代李东阳所著《[[怀麓堂集]]》后稿十二《记龙生九子》中有记载:“龙生九子,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为何在建筑正脊两端这种神兽又变成龙的九子之一了呢?这是因为到了明代这种吻兽造型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逐步变成龙的形状。所以人们又把它和龙生九子的传说联系到一起。明清时期这种龙形吻兽的造型日趋严整,故又有龙吻之称。 总之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除了鸱吻的名称有所不同外,它的造型也有所区别,也就是说鸱吻的形式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汉代石屋石阙和明器等上的屋脊是用筒瓦垒砌而成的。屋脊两端向上隆起,形状很像后来鱼尾形状的鸱尾。比如南北朝时地面上的陵墓建筑,屋脊上鸱尾的尾身竖直、尾尖向内卷曲,外部又雕刻鳍纹形象,已成为较正规的鸱尾形状。晚唐以后,鸱尾形象演变成兽头形,还发展成了使用涂釉的大型瓦件来制作。宋代以后,鸱吻的造型都仿效唐代的做法,采用了兽头形。 到了明清时期,皇帝至高无上,龙的造型成了皇权的象征物,鸱吻的造型也就变成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龙头型,具体形象是龙头双眼瞪目,张着大口,吞着正脊,上部向内弯曲后又向下卷曲,很难看出鱼尾形状了,而且鸱吻上还雕刻出龙鳞,栩栩如生。明清时期的鸱吻位于建筑屋顶正脊两端,一般尺度都比较大,所以又可称为正吻、大吻。一般等级比较高的官式建筑屋顶的正脊上都设有正吻。 ===构成=== [[File:螭吻4.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3708137422&di=662f52668f3a5df4f5f55a75f9f2ef1b&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90708%2F289d35187ed248588ce2d2fc730de5af.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F3%A4%CE%C7&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1111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吻由吞着正脊的龙口,吻头后部的背兽、向上卷的尾和背上插着的宝剑等几个部分组成。鸱吻造型中包括了龙身体的所有部分,雕刻比较细腻,形象非常逼真。龙眼巨大,双眼怒目,能洞察一切。龙鼻高翘。表示了龙的嗅觉敏锐。龙嘴张大露出较长的舌头和锋利的龙牙,龙牙在中国民间有辟邪的说法。龙耳是顺风耳,向头后方向飘去。龙耳两侧有鬃卷,雕刻成卷草纹样。龙须雕刻清晰可见,代表龙神圣的尊严。巨大的龙爪,显示出其力大无比。龙尾向上翘起后又向内侧卷曲,如一朵盘花形象。龙头后部的背兽是龙的兵士,保护龙的背部。另外龙头上还有一仔龙,取双龙之态,代表吉祥。龙身上还插着一个如意莲花构成的剑把。 相传,这把宝剑是许逊曾用的剑。许逊,字敬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公元239-374年,晋道士。学道于吴猛,后举孝廉,曾为旌阳县令,感晋室纷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传说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在南昌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或旌阳。鸱吻背上插许逊的剑有两个传说,一是防鸱吻逃跑,取其永远喷水镇火的意思;另一传说,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这里取避邪的用意。实际上鸱吻是由好几块构件拼在一起构成的,剑把在鸱吻结构上起到串联构件的作用。这里具有建筑文化意义和实际功能的双重作用。 ===价值=== 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统称“五脊六兽”。这是镇脊之神兽:祁吉祥、装饰美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古建筑为木结构,以兽镇脊,避火消灾。于两坡瓦垅交汇点,以吞兽严密封固,防止雨水渗漏,既收装饰美,又收护脊之实效。龙吻张开巨口吞脊,中国神话传说,龙王的二子争夺王位,先吞下屋脊者称王。龙弟乘兄吞脊,拔剑刺兄于脊上,剑柄尚露在外面。 在四条垂脊上,排列着五个“蹲兽”,这就是明代杨慎说的“螭吻”。《[[升庵外集]]》说龙的九子:“二日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也。”《红楼梦》把它们写得“金辉兽面,彩换螭头”,用来形容大观园省亲正殿。五个蹲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中国民间把螭头俗化了,分别起了绰号叫作: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扯)旗、坐山观火。从绰号就可以看出“兽头”是面貌狰狞、神头鬼脸。而只有凶恶才威严狞厉,才能行使镇物的使命。俗语抓住了“五脊六兽”凶神恶煞、龇牙咧嘴的形象特征,用来形容人的难受的心态与情貌;这不是一般的难受,而是难受之极态。“五脊六兽”本是俗语,旧时童蒙读物《四言杂字》收录此句,就是明证。 随着时间的流逝,俗语中多有不解或误解。除林西先生所举旧小说《醒世姻缘传》误成“五积六受”外,清代穆辰公《北京》“乍得几百块钱月费,烧的‘五鸡六兽’的”。然而从未知见林西先生所谓“牛马羊鸡犬豕”六畜的又一说。 城市建筑水泥丛林,别说脊兽,连脊也消逝难见了。别说一般人不知兽头为何物,便是专家学者也常生误会与误导。 对兽头的误解,不自今日始。清小说《[[文明小史]]》变误为“寿头模子”,应是“兽头模子”。由兽头的本体延伸及于模子的母体,是骂语的升级。不论瓦质陶质的兽头,都叫瓦兽,都是脱模烧制。清代褚人获《[[坚瓠二集]]》收有吕蒙正的题鸱吻诗:“兽头本是一团泥,做尽辛勤人不知。如今抬在青云里,忘却当初窑内时。”把一团泥坯,脱却胎范、入窑烧制,而后抬入青云的蹲兽,写得明明白白。 ===宫殿建造=== [[File:螭吻5.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3708228370&di=904dd90cb5b40f3d0ca67d27ef457609&imgtype=0&src=http%3A%2F%2Fimgsrc.baidu.com%2Fforum%2Fw%3D580%2Fsign%3Dbddc606f66061d957d4637304bf50a5d%2Fd374452309f790528cff5e6904f3d7ca79cbd5d1.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F3%A4%CE%C7&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1111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鸱吻,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因此也成为吻兽的别称。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又称“龙吻”。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王右军《[[告誓文]]》) 开元 初年, 润州 江宁县 瓦官寺 修讲堂,匠人於鸱吻内竹筒中得之。”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蚩者,海兽也。 汉武帝作栢梁殿 。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见其吻如鸱鸢,遂呼之为鸱吻, 颜之推 亦作此鸱。”《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其馀官称,多所更定,宫殿悉除去鸱吻。” “鸱”在古代指“鹪鹩”即[鸱鸺]是一种凶猛的大鸟。像这种吻兽在大雄宝殿房顶上共有十个。其中正脊两端各有一个,垂脊四个,岔脊四个。所以有“九脊十龙”之说。意为每天有十条龙守宫殿。这些琉璃吻兽在建筑上还有其他特殊功能,正脊和檐角是殿顶两坡的交汇点,雨水从交汇点的缝隙容易渗入。吻兽在此起到严密封固瓦垄,使脊垄既稳固又不渗水。人们还会发现,鸱吻的背上插一剑。鸱吻背上插许逊的剑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防鸱吻逃跑,取其永远喷水镇火的意思;另一传说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这里取避邪的用意。 汉朝时建造宫殿,为防止起火就在屋顶正脊两端安装形状类似鸱的尾的吞脊兽构件。唐代以后这种构件因为其形状逐渐称为鸱吻。到了明清时期,大型的鸱吻多用于宫殿建设,又称为“正吻”、“龙吻”。 清式殿堂建筑,不论是庑殿顶还是歇山式建筑的房脊之上,都把建筑的功能与艺术造型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起到建筑艺术中的完美和谐的统一,庑殿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最高型制。在等级森严的帝王时期,这种建筑形式常用于宫殿、寺庙一类的皇家建筑,是中轴线建筑最常采用的形式,如故宫午门、太和殿等。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280 神話總論]]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螭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