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西安县 的原始碼
←
西安县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西安县'''是位于今浙江省衢州市境内,曾为闽浙总督府、金衢严道、[[衢州府]]、[[龙游府]]、金华道驻地。唐咸通中,因西溪(衢江)改信安县为西安县。民国元年西安县改为衢县(指原衢县,并非指剥离出市区的衢县)。其辖区大致为现今衢州市柯城区与衢江区的总和。<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西安县] </ref> ==管辖范围== 史上西安县是位于今浙江省衢州市境内,曾为闽浙总督府、金衢严道、衢州府、金华道驻地,辖地自建县基本从隋唐时期保持到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将西安县改为衢县,新中国成立后,因管理需要曾做了一些调整,但基本不变,就是后来的衢县。随后又从衢县中分出柯城区,其余范围仍称为衢县,2001年衢县更名为衢江区,与柯城区进行部分辖区调整。总体来说,西安县的管辖范围大致是如今柯城区和衢江区的总和。 ==历史沿革== 唐咸通中(860~874),改信安为西安,因西溪(衢江)得名,仍隶衢州。唐宋时产银,宋置南、北二银场。 五代时,衢州属吴越国(907~978)州治倚西安,辖西安、龙丘、常山、江山4县;后唐长兴二年(931),吴越改龙丘为龙游。 北宋时西安县仍为衢州治,属两浙路;南宋时属两浙东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衢州路总管府,西安县倚廓,隶江淮行省浙东道宣慰司。 明太祖己亥年(1359年亦即元至正十九年),改衢州路为龙游府,治所西安;丙午年(1366年亦即元至正二十六年),又改龙游府为衢州府,西安倚廓,隶浙江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衢道;永乐二十二年(1424),建越王府;宣德二年(1427),越王府除。 清代沿袭明制,仍为衢州府,隶浙江省金衢严道;顺治八年(1651),浙闽总督移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裁撤,西安县仍为府治外,又为金衢严道治所;宣统三年七月(1911年8月7日),裁西安县并入衢州府,由府兼理县事。 辛亥革命后(1911年11月7日),成立衢州军政分府,兼理县事;民国元年(1912)二月,废府,改西安为衢县。<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历史沿革] </ref> ==古名今现== 如今的衢州还能找到点点滴滴西安的的遗韵。西安门,位于衢州府城的西北角,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所开之门,当时地方官员迷信为避贤,曾封过朝京门(水亭门),并在城西北角文昌阁开挖西安门,自此衢州除六门之外才有了第七个门。此门现仍保留在市内新华小学外侧。 西安门大桥,桥以门名,是跨衢江最早的钢精水泥桥。 西安路,位于城北,自西安门大桥直通飞机场,是早期的环城北路。曾经是通往衢西、衢北的重要动脉。 西安高腔,形成于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它是在弋阳腔影响下形成的地方戏,最迟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的温州、金华及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西安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