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角百灵 的原始碼
←
角百灵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角百灵</big> ''' |- | [[File:1-191001092320.jpg|缩略图|居中|角百灵[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001/1-191001092320.jpg 原图链接][http://udongwu.com/niao/jiaobailing.html 有动物网]]]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角百灵</br> 拉丁学名:Eremophila alpestris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鸟纲 </br> 亚 纲:今鸟亚纲 </br> 目:雀形目 </br> 亚 目:鸣禽亚目 </br> 科:百灵科 </br> 属:角百灵属 </br> 种: 角百灵 </br> 亚 种; 42亚种 </br>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br> 英文名称; Hormed lark </br> 英文名称: Shore Lark</br> |} '''角百灵'''(学名:Eremophila alpestris):是一种小型鸣禽和中等体型的深色百灵,共有42个亚种。体长15-17厘米,翼展31-35厘米,体重33-45克。上体棕褐色至灰褐色,前额白色,顶部红褐色,在额部与顶部之间具宽阔的黑色带纹,带纹的后两侧,有黑色羽毛突起于头后如角。颊部白色并具有黑色宽阔胸带,尾暗褐色,但外侧1对尾羽白色,后爪长而稍弯曲。</br> 栖息于干旱山地、荒漠、草地或岩石上。非繁殖期多结群生活,常作短距离低飞或奔跑,取食昆虫和草籽。繁殖期5-8月,每窝产卵2-5枚。分布于[[美洲、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ref>[http://udongwu.com/niao/jiaobailing.html 角百灵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形态特征 == 角百灵雄鸟前额白色或淡黄色,头顶前部紧靠前额白色之后有一宽的黑色横带,其两端各有2-3枚黑色长羽形成的羽簇伸向头后,状如两只角。眼先、颊、耳羽和嘴基黑色,眉纹白色或淡黄色、与前额白色相连。后头、上背粉褐色、褐色或灰褐色,背、腰棕褐色具暗褐色纵纹和沙棕色或沙褐色羽缘。尾上覆羽褐色或棕褐色,中央尾羽褐色,羽缘棕色,外侧尾羽黑褐色微具白色羽缘,最外侧一对尾羽几纯白色,次一对外侧尾羽仅外侧白色,或外侧仅具一楔形白斑。两翅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外侧白色,其余初级飞羽具灰白色狭缘,次级飞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胸具一黑色横带。</br> 雌鸟和雄鸟羽色大致相似,但羽冠短或不明显,胸部黑色横带亦较窄小。</br> 虹膜褐色或黑褐色,嘴峰黑色,跗蹠黑色或黑褐色。</br> 大小量度:体重♂32-43克,♀29-47克;体长♂150-193毫米,♀147-182毫米;嘴峰♂10-15毫米,♀10-14毫米;翅♂91-121毫米,♀95-120毫米;尾♂63-92毫米,♀63-92毫米;跗蹠♂19-26毫米,♀19-26毫米。(注:雄性—♂;雌性—♀) == 栖息环境 == 栖息于高山、高原草地、荒漠、半荒漠、戈壁滩和高山草甸等干雌性草原地区,冬季有的也出现于沿海地带、路边和农庄附近。 == 生活习性 == 角百灵在中国的亚种个别为冬候鸟外,其他均在中国繁殖,且终年留居,为留鸟。平时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成3-5只的小群,特别是迁徙季节、非繁殖期和冬季较喜成群。主要在地上活动,一般不高飞或远飞。善于在地面短距离奔跑,如遇惊扰则站立不动,抬头张望,当危险临近,才做短距离飞行。善鸣叫,尤其是早晚,鸣声清脆婉转,亦常在空中鸣唱。飞行叫声为音高而忧郁的siit-di dit。由栖处或于飞行时发出的鸣声为简单的高音嘶声,或为轻快的tu-a-li, tioli-ti或相似声音。 角百灵主要以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青稞、植物碎片、蝗虫、鳞翅目幼虫和甲虫碎片。 == 分布范围 ==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哥伦比亚、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立陶宛、马其顿、墨西哥、蒙古、黑山、摩洛哥、尼泊尔、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瑞典、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br> '''旅鸟:'''[[百慕达、法罗群岛、格陵兰岛、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拉脱维亚、卢森堡、马耳他、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瑞士]]。 == 繁殖方式 == 角百灵繁殖期为5-8月,在低海拔温暖地区,繁殖期稍早,5月中旬即开始产卵。繁殖于高海拔的荒芜干旱平原及寒冷荒漠。冬季下至较低海拔至短草地及湖岸。营巢于草丛基部的地面上或灌木丛中。巢呈浅杯形,较为精致,用杂草、毛发、鸟羽、须根等构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风和太阳的伤害。内层为羊毛或较柔软的花穗等物质,巢的大小为外径11.3-8.0厘米、11.5-10.4厘米、9.6-11.2厘米,内径6.8-5.7厘米、6.7-4.7厘米、6.2-4.8厘米,巢高4.8-5.3厘米,巢深3.5-4.2厘米。每窝产卵2-5枚,卵浅褐色或近白色,上密缀褐色细斑。大小约为9-10厘米。两性轮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留巢期11天,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 </br> == 种群现状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br> 角百灵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由于它主要以杂草种子和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具有一定意义,同时鸣声婉转动听,亦可作为笼养观赏鸟,具有保护价值。 == 保护级别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高清野拍角百灵鸣叫,一种头顶两边有黑色角羽的鸟=== {{#iDisplay: o0821wwcbrp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角百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