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謝汝銓 的原始碼
←
謝汝銓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padding:20px 10px 20px 1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rgba(253,255,0,0.17651726217830888) 0%, rgba(116,121,9,0.09808588962928921) 100%);">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weight:bold; background-color:#ecf4ff;" | 謝汝銓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別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字]]雪漁,[[號]]奎府樓主。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生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871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死亡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953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教育背景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生員]]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版作品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奎府樓詩集》、《蓬萊角樓詩存》、《詩海慈航》 |} '''謝汝銓'''(1871~1953),[[字]]'''雪漁''',[[號]]'''奎府樓主''',晚署'''奎府樓老人'''。臺灣縣東安坊人(今[[臺南市]]),[[台灣日治時期|日治]]後,遷居臺北。年十五從臺南舉人[[蔡國琳]]學,[[光緒]]十八年(1892)取中秀才。[[馬關條約|乙未]]之際,曾協助[[許南英]]辦理團練。改隸後,力習日文,乃首位以秀才身份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者。[[明治]]三十四年(1901)自國語學校國語部畢業,任職臺灣總督府學務課,參與編輯《日臺會話辭典》。不久,轉任警察官吏練習所臺語教師。[[明治]]三十八年(1905)入《[[臺灣日日新報]]》擔任漢文記者,並任馬尼拉《公理報》,與《昭和新報》、《[[風月報]]》等主編。[[明治]]四十二年(1909)與[[洪以南]]等倡設臺北「[[瀛社]]」,為北臺第一大詩社,並於洪氏去世後繼任第二任社長。戰後曾擔任臺灣省通志館顧問。平生所作詩文有《奎府樓吟草》三卷、《詩海慈航》二卷、《周易略說》等,多發表於報章雜誌。<ref>參考《[[臺灣日日新報]]》,「島政」欄,國語卒業,1901年4月5日,第三版;[[劉篁村]]〈稻江見聞錄〉,《臺北文物》第二卷第三期,1953年11月;[[鄭明珠]]〈謝雪漁小說《櫻花夢》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論,2009年6月。</ref><br><br> [[王國璠]]認為謝氏詩:「詞尚淺白,且多寫實;尤以感舊、寄懷之作,更存臺灣近代關係人物之事蹟,以人存史,頗具文獻價值。」《奎府樓詩草》及《蓬萊角樓詩存》兩詩集曾於[[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刊行,[[民國]]八十一年(1992)龍文出版社將二者合印,總名為《雪漁詩集》。另有〈蓬萊角樓詩話〉、〈奎府樓詩話〉不定期刊載於《風月報》,未見刊行本。今謝氏詩作輯錄自龍文版《雪漁詩集》、《[[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時報》、《[[詩報]]》、《東寧擊缽吟前後集》、《[[風月報]]》、《崇聖道德報》等詩集報刊,依時間先後排序編校。<ref>(黃美娥撰)</ref><br><br> ==五言律詩== 遊草山浴眾樂園溫泉<br> 大典資同慶,新成眾樂園。<br> 天高看覆笠,地小信浮盆<ref>天高看覆笠,地小信浮盆:指紗帽山的山形由高處看形似覆蓋的圓笠,若從低處往上看則會以為是一個浮盆。</ref>。<br> 怪石形都醜,神泉氣自溫。<br> 煙霞洞中洞,記在七星屯<ref>煙霞洞中洞,記在七星屯:七星屯,即七星山,屬錐狀火山,西南面小油坑的硫磺地熱噴氣孔,煙霧迷漫。</ref>。<br><br> 【題解】<br> 本詩為[[五言律詩]],收入《奎府樓詩草》。草山,即臺北市[[陽明山]]的舊稱,[[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代]]的草山溫泉區位於紗帽山東北側和七星山之間的山凹,今陽明山前山公園一帶。[[大正]]2 年(1913)草山公共浴場峻工,其後陸續興建溫泉旅館、療養所、招待所等,逐漸發展成臺北近郊休閒熱鬧的溫泉鄉。[[昭和]]4 年(1929)[[臺灣總督府]]為配合[[臺北州]]「御大典紀念事業」活動,即慶賀[[裕仁天皇]]新登基大典,大興土木興建「草山眾樂園」溫泉,浴場連庭園佔地3965 坪,規模宏大,內有男、女浴池、販賣部、娛樂室、休憩室、兒童遊樂設施等豪華完善的設備。現成為「[[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除保留建築外觀,內部已重新整建,不復往日舊貌。<br><br> ==五言古詩== 觀野球<br> 秋日圓山畔,野球新會盟<ref>秋日圓山畔,野球新會盟:1921年秋臺灣棒球運動逐漸普遍,1923年因應需要建立了「圓山綜合運動場」。此球場是當年日本總督府為歡迎日本皇太子蒞臺的建設項目之一,是臺北的第二座棒球場。除了球場面積大,又有內野看臺,1923年日本甲子園中等學校棒球賽臺灣代表隊選拔賽,即在圓山棒球場舉行;1924年起,不但北部的社會人棒球賽由原本的新公園棒球場改到圓山球場舉辦,棒球之外許多全臺的大型體育競賽,也在此進行。</ref>。襟懷<ref>襟懷:懷抱。</ref>殊磊落<ref>磊落:形容胸懷坦蕩,心地光明。</ref>,頭角總崢嶸<ref>頭角崢嶸:形才華洋溢、能力出眾的年輕人。</ref>。未肯當仁讓<ref>未肯當仁讓:語出《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泛指遇到應該做的事,主動承擔起來,而不推讓。</ref>,翻<ref>翻:反而。</ref>教用力爭。相期摧勁敵<ref>相期摧勁敵:相期,相約。摧,毀壞、崩塌;在這是指打敗之意。勁敵,強而有力的敵人;比喻厲害的對手。</ref>,藉以著蜚聲<ref>蜚聲:蜚,音ㄈㄟ。蜚聲指揚名。</ref>。左右分強翼,後先接短兵<ref>左右分強翼,後先接短兵:接短兵,源自於「短兵相接」。指以短小的刀、劍等武器交手搏鬥。左右強翼指棒球比賽中防守左、右外野的選手,主要負責接捕打向左或右外野及左、右邊界外區的飛球、處理左、右外野方向的安打球,盡可能減少攻擊方所推進的壘包數,必要時也需要協防中外野。由於攻擊方在壘上有跑者時,擊出安打便可能一舉進佔好幾個壘包,外野手必須積極處理並回傳內野,以防跑者進佔更多的壘包,外野手有助於長傳阻殺(刺殺的一種)(或與內野手搭配轉傳完成助殺)或威嚇跑者使跑者不敢再進佔壘包,因此會有短兵相接交戰之感。</ref>。高投神鬱勃<ref>高投神鬱勃:高投,投球。鬱勃,源自「勃鬱」指興起。這句指投起球來力道無比之感。</ref>,猛襲<ref>猛襲:猛烈打擊。</ref>氣縱橫<ref>縱橫:雜錯眾多。</ref>。匍伏<ref>匍伏:同「匍匐」。指滑壘、盜壘。</ref>機無失<ref>機無失:源自於「機不可失」。指機會難得不可錯失。</ref>,犧飛勢不驚。生還堅可陷<ref>生還堅可陷:攻擊成功便可攻佔壘包。</ref>,封殺<ref>封殺:棒球或壘球上指擊出的球,被守方接著,傳向任何一壘,致攻方喪失該壘的占有權而出局。</ref>壘能平。意態疆場<ref>疆場:原指戰場。這裡指比賽的球場。</ref>壯,功名汗血<ref>汗血:這裡應指「血汗」。是指球員花費許多力氣參與比賽。</ref>成。最終輸一點,審判肅規程<ref>審判肅規程:審判,這裡指判斷與指揮整個棒球比賽局勢得失的準則。肅,引用。規程,為棒球比賽的詳細規則。</ref>。<br><br> 【題解】<br> 本詩為[[五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貳拾伍冊,原載於《[[臺灣日日新報]]》,「詩壇」欄,1930年11月6日,第四版。「野球」是棒球的日文。棒球是在日本人統治臺灣之時,經由本軍人或職員傳入臺灣。不過,直到1910年代末期臺灣人才有機會參與棒球運動。[[謝雪漁]]藉由觀看這場棒球比賽,闡述了這個以兩支球隊相互競爭的方式,由一人或多人擔任裁判執法的競賽。詩中細緻的以左右與中外野手在自己的位置上守備,直到高飛球過來一刻也不放鬆的情景描繪,棒球比賽的團隊精神,尤其看到外野手面對許多難接的高飛球,用盡身體的力氣,努力讓同隊球員進壘,封殺對手的過程,就可以知道這個運動的參與者彼此間團結合作的默契,以及努力不懈的使命感,與榮譽感。透過「最終輸一點,審判肅規程」服從規則的運動家精神,頗含規訓的意味。體育為日本殖民時有系統性的對臺灣人的意識形態和身體觀念進行重大的改造,藉以塑造出順服日本新臺灣人之運動。台灣棒球比賽可追溯自1914 年 3 月臺北鐵道部棒球隊至臺南公園球場與南鯤鯓棒球隊進行友誼賽,之後各地棒球隊間有更頻繁交誼,帶動棒球運動風氣,不過打棒球者仍以日本人居多,臺灣人尚屬罕見。從1923年起台灣開始舉行中等學校棒球比賽選拔代表隊去日本甲子園比賽,但台灣棒球隊多被日本球隊視為弱隊,直到1931年嘉義農林學校棒球隊以臺灣漢人、日本人、原住民為主力的「三族融合」之異軍,並贏過台北球隊,成為代表隊赴甲子園比賽,因而引發台灣南部對棒球的狂熱,此運動才為當時全台熱衷比賽之一。<br><br> {{Reflist}} ==參考資料== *[https://ipoem.nmtl.gov.tw/nmtlpoem?uid=12&pid=356 愛詩網] *[http://lgaap.yuntech.edu.tw/literaturetaiwan/poetry/03/03_01_01.htm 台灣漢詩數位典藏資料庫] *[http://xdcm.nmtl.gov.tw/twp/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1018 智慧型全台詩知識庫] *[https://sou-yun.cn/PoemIndex.aspx?dynasty=Qing&author=%e8%b0%a2%e6%b1%9d%e9%93%a8 搜韻] [[Category:台湾人]] [[Category:诗人]] [[Category:台灣作家]] </div>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謝汝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