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论语《子罕·第九·共三十一章》4 的原始碼
←
论语《子罕·第九·共三十一章》4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论语《子罕•第九•共三十一章》.jpg|thumb|350px|right|[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512/fd11233a0c2445aba25dfeec3d91202b_th.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139993674_270308 图片来自搜狐网]]]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 原文 ==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 【译】 == 孔子说:“出外事奉官长,回来事奉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不嗜酒贪杯,我还有什么长处吗?” == 【注】 == 《正义》邢疏云:言出仕朝廷,则尽其忠顺以事公卿也。入居私门,则尽其孝悌以事父兄也。若有丧事,则不敢不勉力以从礼也,未尝为酒乱其性也。 == 【记】 == “不敢不勉”者,必须自我立法,勉力而为。道德总是理性对感性的制约、束缚和控导,常常是“理欲相斗”而以理胜。这种“斗”首先是自觉(不敢不勉),然后逐渐做到“不自觉”。“理欲相斗”,“德”之始(道德);“理欲相融”,“情”为终(审美)。 == 原文 ==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译】 ==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时光岁月就像它啊!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 【注】 == 《康注》:天运而不已,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运乎昼夜未尝已也,往过来续无一息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 == 【记】 == 这大概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句哲学话语。儒家哲学重实践重行动,以动为体,并及宇宙;“天行健”,“乾,元亨利贞”均是也,从而它与一切以“静”为体的哲学和宗教区分开来。宋儒是号称“动静一如”、“亦动亦静”,仍不免佛家以静为体的影响。现代熊十力的贡献正在于,他重新强调了这个“动”的本体。“逝者如斯夫”正在于“动”。其中,特别涉及时间在情感中才能与本体相关涉。这是对时间的咏叹调,是人的内时间。以钟表为标志和标准的外在时间是一种客观社会性的产物,为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群体生存所需要,它是人活动的另一种空间,是一种工具性的、实用性的活动的外在形式,它产生于生产劳动的社会实践中,由使用工具的活动所造成(见拙作《批判哲学的批判》),人类为了未来的谋划考虑,为了过去的经验总结,需要这种空间化的实践时间。康德所谓“内感觉”的时间也仍从属和服务于此,它只是认识的感知形式。这种形式是理性的内化。而“真正”的时间则只存在于个体的情感体验中。这种“时间”是没有规定性的某种独特绵延,它的长度是心理感受的长度。有如席勒(Schiller)所云,“我们不再在时间中,而是时间以其无穷的连续在我们的心中”(《审美书简》)。 作为时间现象的历史,只有在情感体验中才成为本体。这亦是情感本体不同于工具本体的所在:工具本体以历史进展的外在时间为尺度,因为工具本体由人类群体实践所创造、所规范、所制约。个体在此历史长河中诚有如黑格尔(Hegel)所言,常为理性狡计的牺牲品,而无自由可言。(在自由时间增多而使“自由王国”来临之前,这一点是真实的。)唯情感时间则不然,人能在这里找到“真实”,找到自由,找到永恒,找到家园,这即是人生本体所在,陶潜诗曰“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是也。 人在对象化的情感客体即大自然或艺术作品中,观照自己,体验存在,肯定人生,此即家园,此即本体—人生和宇宙的终极意义。在这里,过去、现在、未来才真正融为一体而难以区分。在这里,情感即时间,时间即情感。人面临死亡所感到的虚无(人生意义)在此才变为“有”。废墟、古物、艺术作品均因此由“无”(它本身毫无实用价值或意义)而成为“有”。中国传统诗文中的“人生无常”感之所以是某种最高感受,正由于一切希望、忧愁、焦虑、恐怖、惊讶、失望、孤独、喜悦等等均在此“人生无常”感前自惭形秽。对照之下,实用时间(即空间化的“现实”时间)的无意义无价值,便昭然若揭,即所谓江山常在而人事全非。李白诗曰“宫女如花春满殿,而今只有鹧鸪飞”是也。 可见,实用时间在这意义上即无时间,即“无”。只有在情感体验中,才“有”,时间才获得它的本根性质。然而这“本真”的时间又必须以此“非本真”的实用时间为基石,否则它不能存在。人之所以是一种历史性的生物存在,也只有在此情感时间中才能深深把握。“闲愁最苦”,“闲愁”即失去了实用时间。人完全失去生存的目的活动,也就等于什么都不存在。庄子以“无”诱导人们脱尘俗求逍遥;佛家以“空”教人断俗尘绝生念;然而人还得活,还得吃饭穿衣,于是只有在此情感的时间中来获得避难所和依居地。叔本华(Schopenhauer)曾以观照艺术消解求生之欲,亦此意也。因为只有在艺术中,时间才可逆,从而因艺术而重温历史,使一己求生之欲望虽消释而人性情感却丰富。“丰富”一词的含义,正是指由于接触到人类本体的成长历程,而使理性不再主宰、控制而是深深浸入和渗透情感本身之中。 情感与时间的各种关系,其中包括情理结构的比例等等,是一个复杂而颇待开发的巨大问题。二十世纪的各派哲学均以反历史、毁人性为特征,于是使人不沦为机器,便成为动物。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厄运?此本读提倡情感本体论之来由。“情”属“已发”,所以情感本体论否认“未发”、“静”、“寂”,认为离开“动”、“已发”、“感”来谈“静”、“未发”、“寂”便是“二本”。“感不离寂,寂不离感。舍寂而缘感,谓之逐物;离感而守寂,谓之泥虚”(王龙溪《致知议辩》)。前者“逐物”乃自然人性论,已失去作为本体的情感意识;后者乃天理人欲论,也失去作为情感的本体,所以说是“泥虚”,即以虚无的“理”来杀人也。“理”、“性”为虚为无,自然界的循环如无人在,亦虚亦无。对实用时间消逝(“无”)之情感体验才“有”。废墟、古物之意义正在于此:它活在人的情感中,而成为有。“人均有死”乃一抽象命题,每个人都还活着才具体而现实,对此活之情感体验才“有”。这才是“此在”之真义。 == 原文 ==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译】 == 孔子说:“我没有看见喜爱道德能像喜爱女色那样的人啊。” == 【注】 == 《钱解》:或说,好色出于诚,人之好德,每不如好色之诚也。又说,《史记》:孔子居卫,灵公与夫人同车,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故有此言。今按:孔子此章所叹,古固如此,今亦同然,何必专于卫灵公而发之?读《论语》,贵亲从人生实事上体会,不贵多于其他书籍上牵说。 == 【记】 == 钱解甚好。好色之色亦可作宽泛解,不必止于女色,一切过度之华美文饰均是。 == 原文 ==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译】 == 孔子说:“譬如造山,只差一筐土,如果中断,我也就停止了。譬如在平地上,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继续,我也就干下来了。” == 【注】 == 《朱注》: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正义》《大戴礼记·劝学》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记】 == 此即所谓“愚公移山”,强调韧性,自有成效。荀子《劝学》与上述《大戴礼记》同,此中华民族之根本精神与儒学有关,而无关乎道、法、阴阳也。儒学之为中华文化主干,固宜。 == 原文 ==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 【译】 == 孔子说:“和他谈了,就不松懈怠惰的,大概是颜回吧。” == 【注】 == 《朱注》:惰,懈怠也。 == 【记】 == 与上章相呼应,“不惰”即坚持也。<ref>[https://www.vrrw.net/wx/27426.html 论语《子罕•第九•共三十一章》原文及解读]</ref> ==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ref>[https://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5%ad%94%e5%ad%90 孔子]</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学总论]] [[Category:820 中国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论语《子罕·第九·共三十一章》4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