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谢定义 的原始碼
←
谢定义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谢定义 | 图像 = [[File:谢定义38.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ic.sogou.com/d?query=%E8%B0%A2%E5%AE%9A%E4%B9%89&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0 原图链接] [http://xiaobao.xaut.edu.cn/info/10611/330411.htm 来自360图片西安理工大学]]] | 图像说明 = 著名土力学专家 | 出生日期 = 1931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 | 籍贯 = 甘肃省甘谷县 | 职业 = 教授 | 母校 = }} '''谢定义'''(1931年- ),汉族,[[甘肃]]甘谷人,[[中共党员]],著名土力学专家<ref>[http://whe.xaut.edu.cn/info/1347/3049.htm 谢定义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4-26</ref>、[[教授]] ,中国岩土工程大师之一<ref>[http://www.360doc.cn/mip/983368682.html 著名土力学专家、教授,中国岩土工程大师谢定义 ],个人图书馆, 2021-06-23</ref>,[[黄文熙]]讲座撰稿人(2001年)之一。 谢定义从事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土力学、高等土力学、土动力学、岩土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土工试验技术、黄土力学、非饱和土力学等课程的讲授; == 个人资料 == 主要研究方向:土力学特性及土体的动力稳定性方面 教育履历:1952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水利工程系 1962年获前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 个人专长:土动力学瞬态极限平衡理论、黄土动力特性、非饱和土力测试技术、岩体损伤CT识别技术及土结构性定量化研究 工作履历:曾先后在西北工学院、[[西安]]动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等多所大学任教 社会关系、社会职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岩土工程学报》编委。 个人获奖情况:2000年获第十届[[茅以升]]教育基金奖,2000年度(第4届)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获得者,获国家机械委、水利部、陕西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5次 == 研究方向 == 研究方向为土动力学、非饱和土力学、黄土力学;在瞬态土动力学研究、黄土静动力学特性研究、土结构性定量化参数研究、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研究,以及CT技术在岩体损伤研究的应用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陆续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著出版了专著《土动力学》(1988)和《饱和砂土瞬态动力学特性机理与分析》(1995)。培养硕士30余名、博士17名,博士后3名。曾获机械工业部教书育人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科教系统优秀党员(1986)等荣誉称号,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特殊贡献专家。 1952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水利系,1962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学院研究生部地基基础动力学专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分科学会理事、中国振动学会土动力学会理事、国际土协会员、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顾问。主要从事土力学特性及土体的动力稳定性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从要事并取得重大成果。 == 出版著作 == 著有《瞬态极限平衡理论与饱和砂土变形强度特性》、《往返荷载下饱和砂土强度变形瞬态变化的机理》。《原状黄土的动力特性》、《动荷载下土的强度特性》等数篇论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编写出版有《土动力学》专著及《土力学》、《土坝土力力学》等讲义、合译有《桩工研究》一书。现为岩土工程学科的博士导师,为我国岩土工程界的大师,其弟子多人已成为岩土工程界的专家或博导,现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 == 个人获奖情况 == 2000年获第十届茅以升教育基金奖<ref>[http://xinwen.xaut.edu.cn/info/1036/7462.htm 我校谢定义、魏兵、沈冰三位教授荣获最美“西迁人”称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11</ref>,2000年度(第4届)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获得者,获国家机械委、水利部、陕西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5次 == 已发表论文 == [1]谢定义.中国土动力学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西北地震学报,2007,29(1):94~ [2]尚新生林银飞谢定义邵生俊高俊.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28(3):75~ [3]尚新生林银飞谢定义邵生俊高俊.多元复合地基承载与沉降特性的数值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7,10(3):29~ [4]谢定义冯志焱.对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研究中若干基本观点的思辨[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2):170~ [5]陈存礼胡再强谢定义冯志炎.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坝基砂层透镜体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26(5):264~ [6]蔺明河谢定义吴先维.中国地震灾害的严峻性及其相应对策[J].西北水力发电,2006,22(3):83~ [7]骆亚生谢定义.复杂应力条件下土的结构性本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37(5):14~ [8]王铁行李宁谢定义.土体水热力耦合问题研究意义、现状及建议[J].岩土力学,2005,26(3):488~ [9]骆亚生谢定义李鹏.非饱和黄土结构特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2):36~ [10]党发宁胡再强谢定义.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的动力稳定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2):2041~ [11]胡再强沈珠江谢定义.结构性黄土的本构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4):565~ [12]陈存礼谢定义.偏应力往返作用下饱和砂土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4):669~ [13]陈存礼谢定义高鹏.球应力往返作用下饱和砂土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3):513~ [14]尚新生邵生俊谢定义殷格侠.复合地基液化的突变理论分析[J].四川水力发电,2005,24(1):60~ [15]骆亚生谢定义邵生俊张爱军.非饱和黄土的结构变化特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32(8):114~ [16]胡再强沈珠江谢定义.结构性黄土吸力的试验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32(3):43~ [17]胡再强沈珠江谢定义.结构性黄土渠道浸水变形离心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5):637~ [18]王铁行李宁谢定义.非饱和黄土重力势、基质势和温度势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5):715~ [19]陈存礼胡再强谢定义.赤泥的变形-强度特性与结构性关系的研究[J].岩土力学,2004,25(12):1862~ [20]刘保健谢定义郭增玉.黄土地基增湿变形的实用算法[J].岩土力学,2004,25(2):270~ ==视频== ===《天南地北天水人》第116期谢定义2019-01-24=== {{#iDisplay:q0831se9qkw|寬度|高度|qq}} ==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物理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谢定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