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貢生 的原始碼
←
貢生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貢生'''( '''Gòng Shēng''' )<ref>{{cite web|url=https://www.zdic.net/hans/%E8%B2%A2%E7%94%9F|title=貢生的解释|website=汉典|accessdate=2019-12-25}}</ref> , 雅稱'''明經'''”。是指明清兩朝'''在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ref>{{cite web|url=https://www.chiculture.net/0421/html/b04/0421b04.html|title=貢生的解释|website=儒林外史|title=士人等等的級別|accessdate=2019-12-25}}</ref>,這些讀書人統稱為貢生,意為貢獻給皇帝的人才。<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zh-hk/history/alx9vk6.html|title=十九歲中秀才,七十一歲才授貢生,卻是中國短篇小說之王|website=每日頭條|author=履霜堅冰|date=2017-11-15|accessdate=2019-12-25}}</ref> 貢士不同於貢生,[[舉人]]經[[會試]]而被錄取者稱[[貢士]]。至於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貢士不同於貢生,[[舉人]]經[[會試]]而被錄取者稱[[貢士]]。至於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簡介== 明清兩代,貢生有不同的稱呼: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此外還有軍功貢。 '''歲貢'''是每年或每兩三年由各省[[學政]]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優秀[[廩生]]升入[[國子監]]就讀,稱為歲貢。第一名稱為「歲貢元」。 '''[[拔貢]]'''在明代稱為選貢,是由[[朝廷]]在規定時間內選拔到[[國子監]]讀書的人。至清初改稱拔貢,每六年選拔一次,而[[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起改為每十二年一次。 '''恩貢'''是[[皇帝]][[登基]]或其他慶典頒佈「恩詔之年」,在歲貢以外加選一次,稱為恩貢。 '''副貢'''是指在鄉試中式副榜者。'''[[副榜]]'''始於[[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明朝]]非常制,[[永樂]]中[[會試]]曾設副榜,[[嘉靖]]中設鄉試副榜,准作貢生,入國子監讀書肄業,稱為「副榜貢生」,簡稱副貢。到了清代則成為定-{制}-,由各省學政在鄉試錄取名單外,增列優秀落榜者編為副榜。 '''優貢'''是每三年由各省學政從儒學生員中考選一次,每省不過數名,亦無錄用條例。[[同治]]中規定,優貢經廷試後可按知縣、教職分別任用。 '''[[例貢]]'''在明代稱為納貢,是生員透過「援例捐納」而取得貢生資格。在清代改稱例貢,又可分為'''[[附貢]]'''、'''[[增貢]]'''、'''[[廩貢]]'''等。 '''軍功貢'''為清代獨有,主要存在於清初,凡隨-{征}-生員有軍功者則准作貢生。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生員]] [[Category:文學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貢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