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越秀山 的原始碼
←
越秀山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越秀山'''<b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87/ff/5c83c5767b13523c95c7621c7207.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8%B6%8A%E7%A7%80%E5%B1%B1/wiki-5728635 圖片來自itsfun]</small> |} '''越秀山''',亦称'''粤秀山'''、'''越王山'''、'''观音山''',是廣東省[[广州市]]中心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山脈,海拔70米,是[[白雲山 (廣州)|白云山]]的余脉。 == 歷史 == [[南越国|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有越王台,故越秀山古名'''越王山'''。[[明朝]][[永乐]]年间,山上曾建有[[观音]]阁,又称'''观音山'''。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蟠龙岗、桂花岗、木壳岗、长腰岗、鲤鱼头岗等七个山岗和三个人工湖(东秀湖、南秀湖、北秀湖)组成。面积共86万[[平方米]]。越秀山是古代的海上戰略重地,明初[[朱亮祖]]鎮守廣東省城,於洪武十三年(1380年)擴建廣州城,將北城墻擴展到越秀山上,建修[[镇海楼 (广州)|鎮海樓]],現為廣州標誌之一。 半山曾建有[[學海堂]]文瀾閣,'''文瀾閣'''于清咸豐七年(1857年)被英法聯軍炮火轟斷一石柱,到清同治元年(1862年)被颱風盡毀,後改建'''文昌祠'''。 [[龍濟光]]於民國二年(1913)進駐廣州任省都督,龍濟光將'''文昌祠'''改為'''粵秀樓''',還加修一道從粵秀樓直達'''廣東督軍府'''(今[[中山紀念堂 (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天橋,同時將整個越秀山劃為禁區,派兵把守<ref>{{Cite web|url=http://www.gzsdfz.org.cn/was5/web/detail?record=14&channelid=42912|title=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accessdate=|author=|date=|publisher=廣州市情|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14124226/http://www.gzsdfz.org.cn/was5/web/detail?record=14&channelid=42912|archive-date=2017-12-14|dead-url=yes}}</ref>。民國三年(1914)六月政府改制都督府裁撤,[[袁世凱]]乃授[[龍濟光]]以'''振武上將軍'''繼續督理。[[龍濟光]]時在粵秀山上加築振武閣。 民國10年(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臨時大總統時,下令將越秀山辟為'''粵秀公園'''。 民國14年(1925年)12月,舉行開放典禮。其中前身為[[清朝|清代]]彈藥庫的'''[[越秀山体育场|粵秀山公園運動場]]''',在1926年前啟用。民國17年(1928年)12月,國民政府批准在越秀山興建廣州植物園。民國25年(1936年)改為'''中正林場''',民國34年(1945年)易名'''越秀林場''',面積約47公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建立後,[[广州市人民政府]]將越秀山重劃為'''越秀公园''',並改擴建[[越秀山体育场]]。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越秀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