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追逐与抵达(二)(李正君) 的原始碼
←
追逐与抵达(二)(李正君)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追逐与抵达(二)'''<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586213/pexels-photo-1586213.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追逐与抵达(二)》'''是[[中国]]当代作家李正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追逐与抵达(二)=== 来路上汉长城、烽燧遗址依稀可见,曾经扼中原和西域通道咽喉的玉门关、阳关,如今远望去无非就是几处黄土夯筑的土堆。半道上看到一个警示牌:野生动物出没,小心驾驶。入眼一片莽莽苍苍的旷野,不像会有生物存在的样子。道路一侧曾经是沼泽、草甸的地方,和荒漠是同样的颜色。也许要到几场透雨之后,才能看到荒草转绿、芦苇丛生,黄羊出没、水鸟嬉戏的模样。 这一段水系属于疏勒河,一路盘旋向西,消散于无际的漠野。在更久远的时代,它的终点是罗布泊。这条河在两千里荒原上跳荡、迂回、隐匿、奔突的姿态,很像一支断了归路的孤军,满怀悲愤,一波一波向着天边冲杀,终于力竭,倒向日落的方向。它的兵锋过处,草木滋生,万物繁育,文明也自蛮荒中兴起。 疏勒河有一段地下河道古称“冥水”。只看名字,像是已经抵达了尘世的尽头,不知道“奈河桥”又在哪里。 那段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范围,道路两侧安装了绿色的围栏,绵延几十公里,是为防止野生动物穿越公路发生事故。围栏结束的地方就是戈壁的开端。一层薄薄的黑色碎石遮盖住地面,这便是连通疆、蒙、甘三省的神秘黑戈壁了。 黑戈壁的神秘源于黑喇嘛。小时候父母吓唬我们时说“狼来了”,我父母辈小时候听到的是“黑喇嘛来了”。有段时间我找了很多资料,专门做过黑喇嘛的功课。二十世纪初叶,他幽灵般地游荡于内蒙、甘肃、新疆,甚至远赴前苏联。在他盘踞黑戈壁的时期,扼守水源,所有过往商旅都要向他缴费,导致沿用千年的丝绸古道废弃;他在西域纵横游荡,对中亚地区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府武装对他无可奈何,最后前苏联出动情报人员才砍下了他的头颅。 出自新疆的学者杨镰先生是“非虚构写作”的倡导者之一,他的《黑戈壁》对这段历史隐秘进行了探究和揭示。神秘的[[黑喇嘛]]和荒寂的黑戈壁是天作之合,他们互相成全,造就了许多诡秘的传说。可以说,是黑喇嘛赋予了黑戈壁人文意义。 最初的新奇平静以后,穿越无人区就成了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四顾苍茫,看不到任何能动的事物,就连手机都没有一点信号。天空完完整整地倒扣在地面上,我已经忘了黑喇嘛,感觉自己会驶上前面那团浅白色的云......猛地惊觉,才知道自己无意识中驶过了好长一段路程。心跳得很急,额头上一层细汗。 [[雅丹地质公园]]在黑戈壁深处。 导游讲了许多,雅丹地质的形成条件、发育过程、景物命名典故......也没怎么留心听。雅丹地貌是很纯粹的自然景观。不想动用想象力的话,那些很考验眼力的景点无非是黑戈壁上隆起一道道奇形怪状的粘土梁子。 其实在我们来[[敦煌]]的路上也经过了一处雅丹地貌,裸露得很浅显,零零散散分布在戈壁上,像散落的羊群。那地方叫布隆吉,很有东南亚风情的名字,想去。敦煌的雅丹地貌动辙数十米高,几百米长短,伟岸鲜明,姿态各异,人进走进去,很难不迷路;加上地貌阻风产生[[啸叫]],如同鬼哭,所以有“魔鬼城”的别称。 “这里距离罗布泊中心一百二十公里。” 这句解说词抓住了我。一个地名,一段距离。罗布泊,一百二十公里。 那个瞬间我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句话蕴含的意义,被它吸引更类似于一种本能。过了几秒种,脑子里才慢慢浮出几个词:魔鬼三角区、核试验、地球之耳、 斯文·赫定、彭加木......还有,楼兰古国。尼采说:“当我想用一个词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布拉格。”对我来说,这个词应当换成“罗布泊”。不是[[布拉格]]厚重悠远的神秘,是楼兰飘忽变幻的神秘。笼罩着疑云的[[热烈]]与[[诡秘]]、[[丰饶]]与[[恐怖]]、[[瑰丽]]与幻灭......似乎绕过前面凸起的[[地貌]]就能看清这一切。 如果景区允许开车进来,也许自己会直接[[启程]],毕竟只要一场电影的时间。 敦煌雅丹地貌与罗布泊同属于[[罗布泊荒原]]。距离的意义,有时候代表的不是长和短,而是有和无。我从来没有发觉一百二十公里凸显得如此[[真实]]。 脚下的黑色的戈像蒙着一层阴影,反而那些陡峻高耸的地貌没有影子。怎样巨大的事物才能投下[[涵盖]]一切的[[阴影]]呢?[[阳光]]充塞天地之间,三十多度的气温,却周身干爽没有汗意。拍了一张照片:一条黑色的[[柏油路]]面穿过起伏如波涛的荒原,向前延伸,越来越窄,终于在远处交汇成一个小点。它的尽头没有罗布泊,道路上面空无一物。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李正君,关中渭水边一女子。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追逐与抵达(二)(李正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