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郑师渠 的原始碼
←
郑师渠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郑师渠,1946年出生,男,汉族,福建福州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郑师渠 | 图像 =[[File:郑师渠.jpg|缩略图]] | 图像说明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5830469479&di=6e9c5cc306d0c6fa5a6b0a6b8d9ef055&imgtype=0&src=http%3A%2F%2Fwww.npopss-cn.gov.cn%2FNMediaFile%2F2012%2F1205%2FMAIN201212051317351290210410774.jpg 图片地址][http://www.npopss-cn.gov.cn/GB/349886/ 图片来源] | 出生日期 =1946年 | 国籍 =中国 | 职业 =教授 }} =人物经历= 197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至今。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历史系中国近代教研室主任、历史系系主任,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现为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历史学科组成员等。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与科研。 ==主要贡献== 1.论文 [[《晚清国粹派的文化观》,《历史研究》]]1992年第6期。 《论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 《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中共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与中国思想界的两场论争(1922-1924)》,《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 [[《晚清国粹派与社会学》,《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6期。 《欧洲战后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动》,《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6期。 [[《新文化运动与反省现代性思潮》 《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4期。 《近代史教材的编撰与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 《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2期。 《外国名哲来华讲学与中国思想界的变动》,《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 期。 《近代的文化危机、文化重建与民族复兴》,《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 《近代史研究中所谓"碎片化"问题之我见》,《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 《论辛亥革命后的中西文化论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欧战后国人的对西方求解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反省现代性的两种视角:东方文化派与学衡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2.著作 《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北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中国近代史》(主编),北师大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中国文化通史》(十卷本,总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 《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思潮与学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变动》,商务印书馆2006年。 《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双主编之一),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郑师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