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的原始碼
←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銅綠山古銅礦遺址'''<br><img src="https://storage.inewsdb.com/54b8a90aad48dc8bcd9bdfce09388c0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inewsdb.com/%E6%97%85%E8%A1%8C/%E4%B8%96%E7%95%8C%E7%AC%AC%E4%B9%9D%E5%A4%A7%E5%A5%87%E8%B9%9F%EF%BC%8C%E5%A4%A7%E5%86%B6%E5%B8%82%E7%9A%84%E9%8A%85%E7%B6%A0%E5%B1%B1%E5%8F%A4%E9%8A%85%E7%A4%A6%E9%81%BA%E5%9D%80/ 圖片來自inewsdb]</small> |}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中国[[湖北省]][[大冶市]]西郊铜绿山,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1年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遗址面积约250万平方米,经多次发掘清理出数百口竖井、斜井、盲井和百余条平巷,其中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矿井开采深度约为地下20~30米,战国至汉代的矿井开采深度约为地下40~50米,井巷断面约0.8米见方。同时发现8座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遗址出土有铜斧等生产、生活用具一千余件。<ref>{{Cite book |title=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Ⅱ卷 |publisher=文物出版社 |year=2004 |isbn=7-5010-1525-2 |pages=527 }}</ref> ==介绍== 铜绿山里有前后两个时期的采铜和冶铜遗址,前期属春秋时期或稍早,后期属战国至汉代。铜绿山蕴藏有丰富的铜铁矿床,古矿井主要集中在大理岩与火成岩的接触带上。这里氧化富集带中矿石的含铜品位可达5%~8%,主要有孔雀石、赤铜矿、自然铜等。古代工匠为掘取铜矿石,开凿竖井、平巷与盲井等,并用木质框架支护,采用了提升、通风、排水等技术。 春秋时期的井巷较小,木质方形框架的长宽均为60厘米左右;战国时期井巷增大,框架直径达110~130厘米,并使用辘轳提升矿石及汲出地下水。采掘工具有斧、凿、锄、钻等,春秋矿井中只出土青铜工具,战国矿井中多为铁工具。此外还有木锹、竹筐、藤篓、绳索、木钩、木槽、桶、勺等器具。经清理的春秋时期冶铜炉,由炉基、炉缸、炉身3部分组成。炉基下有风沟,冶炼时可确保炉缸的温度。炉缸设有放铜、排渣的金门。炉身有鼓风口。 炼炉附近有工棚遗迹和碎石用的石砧、石球,加工过的矿石及陶片、铜块等。经模拟实验证明,这种竖炉可以连续加料、连续排渣、间断放铜,性能好、炉龄长、操作简便,每炉日产铜不低于300千克。古炉渣总量超过40万吨。经化验,炉渣的酸度适宜,含铜量仅0.7%,说明东周时期的冶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历史沿革== 1973年起发掘。 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开建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6年12月,因故被从候选了1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中撤了下来。 2010年8月19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修缮一新,重新开馆。 2012年11月17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与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露天采场组成的“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时隔6年后重新入选。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450 礦冶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