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長崎市 的原始碼
←
長崎市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长崎市'''<br><img src="https://japan.jal.co.jp/introduction/2019/nagasaki/img/kv0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japan.jal.co.jp/introduction/2019/nagasaki/ 圖片來自japan]</small> |} '''长崎市'''(ながさきし)是位於[[日本]][[九州 (日本)|九州]]西部的[[都市]],為[[长崎县]][[日本都道府縣廳所在地|縣治]],也是日本西部的重要港湾城市。其歷史始於[[安土桃山時代]]對[[長崎港]]的開拓,在[[江戶時代]]的[[鎖國 (日本)|鎖國]]時期,更是日本唯一的國際貿易港口,與[[荷蘭]]、[[中國]]有密切的交流,並有外國人居住區[[出島]]。<ref>[https://wow-j.com/tw/Allguides/nagasaki/sightseeing/01229_tw/ 充滿歷史感的城鎮・長崎市推薦必去6大觀光景點],wow-j,2017.08.10</ref> 因此長崎受到西方影響較深,擁有許多[[歐洲]]風格的建築,加上市區多坡道,使得長崎的都市景觀和大多數日本其他都市頗為不同。與西方交流的歷史使得早期有許多傳教士隨著商船來到長崎,造成現在長崎擁有較多的[[天主教]]信徒,天主教會在長崎單獨設有[[天主教長崎總教區|教區]]。也因為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從江戶時期就有許多[[中國人]]居住於此,[[长崎新地中华街]]是日本三大[[唐人街]]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長崎市曾經受到[[長崎市原子彈爆炸|原子彈轟炸]],成為繼[[广岛市原子弹爆炸|廣島]]之後世界第二個、也是目前最後一個遭到[[核武器]]攻擊的城市。 長崎市中心三面環山,因大量住宅建於山坡地上,形成許多階梯式或位於斜坡的街道。在長崎市現有建成區面積中,高達七成是[[山坡地]]。多山的地形雖然成就了長崎特有的都市景觀,但也造成了交通阻塞和開發用地受限等問題。近年長崎市的人口減少幅度在日本居於前列,已成為深刻的社會問題。但另一方面,長崎憑藉山海毗鄰的獨特景觀和濃郁的異國風情而吸引了眾多遊客,是日本主要觀光都市之一。 == 历史 == ===十六至十八世紀=== 長崎的歷史開始於1570年([[元龜]]元年)[[吉利支丹大名]][[大村純忠]]將長崎浦開放給[[葡萄牙]]人作為貿易港。大村純忠於翌年在長崎興建長崎六町。當時長崎六町的居民多是附近的天主教信徒和來自各地的移民。 1580年([[天正 (日本)|天正]]8年),大村純忠將長崎奉獻給[[耶穌會]]。然而在1587年([[天正 (日本)|天正]]15年),[[豐臣秀吉]]在平定九州之後發布[[伴天連追放令]],驅逐天主教傳教士,並在翌年將長崎作為直轄領地。在長崎成為直轄領地初期,當局對天主教的管制並不嚴格,甚至還有新教堂興建。但在1597年([[慶長]]元年),當局下令處死長崎的[[日本二十六聖人|26名天主教信徒]]。1612年([[慶長]]17年)岡本大八事件之後,[[德川家康]]更發布禁教令,長崎的教堂全部被毀。1622年([[元和 (日本)|元和]]8年)更發生55名天主教徒被公開處死的元和大殉教事件。 同一時期,長崎的人口持續增加,城市規模也從最初的6町增加到23町。[[江戶時代]]初期,長崎雖然是幕府設有長崎奉行的直轄領地,但另一方面也是自治色彩較強的城市。然而在德川幕府開始實施[[鎖國 (日本)|鎖國]]政策之後,長崎開始成為日本唯一的對外貿易據點。1616年,幕府下令外國(中國例外)船隻只能在長崎和[[平戶市|平戶]]進行貿易。1634年([[寬永]]11年),幕府開始修築[[出島]],將散居長崎各地的葡萄牙人集中居住於此。翌年更將外國船隻限制在長崎一地,並禁止日本人前往海外和居住在海外的日本人回國。 1637年(寬永14年)發生[[島原之亂]]後,幕府禁止葡萄牙人進入日本,出島一度變為空地。直到1641年(寬永18年)幕府將原本位於平戶的[[荷蘭]]商館搬島出島為主。這一事件也象徵鎖國體制的完成。1688年([[元祿]]元年),長崎的中國商船數達到194艘的史上最高紀錄。但在翌年,幕府下令將原本散居長崎各地的中國人集中遷移到[[唐人屋敷]]。1663年([[寬文]]3年),長崎發生大火,市區大部分被燒毀。此後長崎重新進行都市規劃。 ===十九世紀至二戰=== 十九世紀之後,[[美國]]、[[俄羅斯]]、[[英國]]的艦船都曾到訪長崎並要求開港,但都被幕府拒絕。發生在1828年([[文政]]11年)的西博德事件更使幕府和荷蘭的關係更加緊張。1858年([[安政]]5年)[[安政條約]]簽訂之後,長崎成為開港五港之一,但這也象徵長崎的貿易壟斷地位的終結。開港之後的長崎在市區南郊興建了[[外國人居留地]],以便隔離外國人和日本人。外國人居留地聚集了眾多教堂、領事館和西洋式住宅,[[大浦天主堂]]和[[哥拉巴園]]等長崎代表性的歐式建築均修建於十九世紀後期。長崎的產業也在這一時期開始近代化。1861年,長崎首個鋼鐵工廠竣工。1870年代初期,長崎不僅鋪設了和[[上海]]之間的海底電纜,還開始了至東京的郵政及電信服務。1886年,停靠在長崎的[[北洋水師]]艦上軍人未獲許可登陸長崎,並和日本警察發生衝突,是為[[長崎事件]],最終以雙方各自妥協收場。 1889年,長崎正式設[[市制 (日本制度)|市]],成為日本首批設市的城市之一。成立之初的長崎市面積有7平方公里,人口有54,502人。十九世紀末期的長崎市集中了海關等重要機構,是中央政府在九州的據點城市之一。但另一方面,由於[[橫濱港]]、[[神戶港]]、[[北九州港|門司港]]的發展,長崎港的貿易地位迅速下降。明治末期時長崎港佔全日本貿易額的比重已只有約1%。造船產業在這一時期取代貿易,成為長崎經濟的主要產業。1871年,日本政府設立官營三菱重工業長崎造船所,該造船廠在1887年出售給三菱公司之後成長為日本最大造船廠之一,修建了日本首艘鐵製蒸汽船「夕顏丸」和首艘大型貨客船「常陸丸」。三菱公司還在長崎海域開採海底煤炭,使得長崎成為三菱公司的[[公司市鎮]]。1920年日本首次人口普查時,長崎的人口達176,534人,是當時九州人口最多城市。 由於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港口的發展,明治之後長崎港的對外貿易主要局限在中國和東南亞。1923年,長崎和上海之間的日華連絡船「長崎丸」啟航。該船更在1930年實現了和鐵路直接換乘。1934年,長崎市舉辦國際產業觀光博覽會,象徵走出[[大蕭條]]陰影。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長崎市的軍需產業都市色彩日益增強。1942年,[[武藏號戰艦]]在長崎竣工。長崎市自1944年開始遭到美軍六次空襲,目標多是工廠。1945年8月9日,美軍在長崎的浦上地區[[長崎市原子彈爆炸|投下原子彈]],爆炸中心4公里範圍遭到毀滅性打擊,造成73,884人遇難、18,409戶房屋倒塌受損。長崎市因此和[[廣島市]]成為世界迄今僅有的兩個被核武器攻擊的城市。 ===戰後長崎=== 長崎市在戰後進行土地區劃整理,開始復興進程,並在1949年制定了長崎國際文化都市建設法。長崎市復興計劃方針的特點之一是以20萬人口為復興目標。由於戰前長崎市的人口已超過25萬,因此這一人口目標低於戰前人口最高值,可說是極為罕見。這一情況的原因之一是長崎市受到了戰爭的極大毀壞,亦反映出多山的地形極大限制了長崎的發展。1955年,長崎市在原子彈爆炸地點附近修建和平祈念像,象徵長崎市決意成為和平都市。浦上地區是在原子彈爆炸中受害最嚴重的地區。戰後這一地區的兵工廠用地改為[[長崎大學]]的校園,由工業區變為文教區。 1977年,兩名犯人劫持了一輛自平戶市開往長崎市的公車,並在長崎市內被發現後和警方對峙,最後一人被射殺另一人被逮捕後判刑,是為[[長崎公車劫持事件]]。1981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長崎,並倡議廢除核武器。1982年,長崎市發生長崎大洪水,市內在降水開始7小時後雨量就達到530毫米,262人因此遇難失踪,[[眼鏡橋 (長崎市)|眼鏡橋]]等重要遺跡也被沖毀。1983年,眼鏡橋的修復工程竣工。3年之後其他受損的六座石橋也得到修復。 長崎市在1990年代之後發生過兩次市長被槍擊事件。1990年,時任長崎市長[[本島等]]被極右團體長崎市長槍擊事件,幸而留得一命。但2007年,時任長崎市長[[伊藤一長]]在被[[山口組]]長崎市長槍殺事件之後搶救無效過世。兩起事件皆引發社會轟動。近年長崎市人口減少問題嚴峻。2010年至2015年期間,長崎市是日本人口減少數第二多的自治體。提高都市競爭力以抑制人口流出已成為長崎市的緊要課題。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長崎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