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阿里地区 的原始碼
←
阿里地区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阿里地区.jpg|缩略图|阿里地区|[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1308682478&di=a36da2af6cc0154621ca8ac744f48c1a&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itbbs%2F1308%2F09%2Fc9%2F24325108_1376053437025_mthumb.jpg 原图链接][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list_2513918.html 来自 太平洋博客 的图片]]] '''阿里地区'''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地区,公元前后称“羊同”,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北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临那曲市、东南依日喀则市,西南和西部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为界。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地区总面积337174.95平方千米,是西藏面积第二大的地级单位,仅次于那曲市。 2017年末,全地区辖7个县,共有7个镇和30个乡,11个居委会和134个村委会。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文化路6号。常住人口10.74万,户籍人口10.71万。2017年全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72644万元,比上年增长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544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7094万元,比上年增长24.68%。<ref>[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tjyqhdmhcxhfdm/2017/54/5425.html 阿里地区]</ref>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极”、“生命之禁区”。境内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等,主要河流有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等,主要湖泊有扎日南木错、班公湖、拉昂错等。 主要旅游景点有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札达土林等。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东隔大横山、果干加年山、马尔岗木山、各扎山、欠甲纳博山诸山,临那曲市;东南抵冈底斯山脉中段,依日喀则市;北倚昆仑山脉南麓,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南和西部靠喜马拉雅山脉西段,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为界。介于东经78°24′~86°20′,北纬29°41′~35°52′之间,东西跨度742千米,南北跨度688千米,面积33.72万平方千米。 ===地貌=== 阿里地区地貌有高山、沟谷、土林、冰蚀、冲击扇、冰碛和火山等类型, 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 ===山脉===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势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气候=== 阿里属二类风区,年平均风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狮泉河镇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不足零度,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年温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以下。 阿里全年降水量相当少,且季节性强。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0%,而5月到9月间,雨量十分集中,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阿里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相当的少,日夜温差大。阿里的冬季漫长而又严寒。 ==人口民族== ===人口===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阿里地区常住人口为95465人。其中家庭户22962户,家庭户人口8735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80人。常住人口中,按性别分,男性49802人,女性45663人,分别占52.17%和47.83%,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9.06。按年龄结构分,0~14岁25367人,占26.57%;15~64岁65576人,占68.69%;65岁及以上4522人,占4.74%。按地区分,普兰县9657人,札达县6883人,噶尔县16901人,日土县9738人,革吉县15483人,改则县22177人,措勤县14626人。 按户籍统计,阿里地区2015年末101672人,2016年末104014人,2017年末107105人。 ===民族===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阿里地区常住人口中共有27个民族。其中藏族87493人,汉族7367人,回族253人,维吾尔族92人,土家族35人,白族34人,苗族28人,彝族28人,撒拉族26人,蒙古族21人,东乡族21人,壮族15人,侗族12人,土族10人,门巴族5人,布依族、满族、哈尼族、水族、纳西族、保安族各3人,傣族2人,黎族、佤族、拉祜族、仫佬族、乌兹别克族各1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截至2009年末,阿里地区土地总面积3371.75万公顷,其中耕地0.35万公顷,园地0.01万公顷,林地34.42万公顷,草地2602.12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59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61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77.93万公顷,其他土地554.71万公顷。 耕地0.35万公顷中,水浇地0.31万公顷,旱地0.04万公顷;坡度在2°及以下的0.16万公顷,2°~6°的0.12万公顷,6°~15°的0.06万公顷,15°~25°的0.01万公顷。基本农田0.20万公顷,其中水浇地0.19万公顷,旱地0.01万公顷。 ===水力资源=== 阿里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水流资源蕴藏量达2万千瓦,全地区有大小河流80多条,湖泊60多个;境内总流程9500公里,流域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源于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山的四条大河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分别向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流入印度、尼泊尔,成为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最终汇入印度洋和阿拉伯海。阿里因此被称为“千山之巅、万川之源”。水资源总量达167.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5.93万千瓦。 ===地热资源=== 阿里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有狮泉河──雅鲁藏布江地热带,昆仑山──可可西里地热带,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热带。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30多种,矿点254处,其中有盐、硼、铝、芒硝、铬、银、金等。 ===动物资源=== 阿里高原野生动物有野牛、野驴、黄羊、长角羊和野耗牛。西部的湖边有水鹰、白水鸭、天鹅、水鸽、黑颈鹤等各种野禽。 ==参考来源==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返回「
阿里地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