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陆颂善 的原始碼
←
陆颂善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陆颂善 | 图像 =[[File:陆颂善.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835381121&di=76d7b617b5fc25952d8bb8c638c601cb&imgtype=0&src=http%3A%2F%2Fa3.att.hudong.com%2F76%2F68%2F01300000342361124134681484730_300.jpg 原图链接]]]] | 图像说明 = '''<big></big>''' | 出生日期 = 1957年2月<br>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上海市 | 职业 = 飞机制造专家 | 母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领域 = 运输机、轰炸机的试制、改型和生产 }} '''陆颂善''',飞机制造专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后留学英国。1949年回国。历任沈阳飞机制造厂副总工艺师。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航空学会第一至三届理事。主持人多种运输机、轰炸机的试制、改型和生产工作。 ==个人简介== 飞机制造技术专家。从事飞机制造技术管理工作近40年,先后参加组织和主持歼5、歼教1、轰6、运7、运8、70工程等多种飞机的试制生产技术工作。主持轰6、运7飞机的改进改型,组织攻关解决了技术关键,发挥了技术决策作用。60年代初,从英国引进用明胶板绘制模线及用光学望远镜安装型架技术,用于轰6机试制取得成功,很快在全行业推广。坚持“航空为本,飞机为主”,积极开拓国外民用飞机零部件转包生产,对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质量管理、技术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取得显著技术经济效益,为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经历== *1919年9月28日出生于上海市。自幼勤奋好学,1936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附中。 *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获工学士学位。 *1940-1945年,陆颂善先后在上海中央机器厂、重庆民生机器厂等几家私营工厂供职。 *1945年,他通过了教育部的出国考试。 *1945年11月至1949年9月,陆颂善由教育部和英国工厂联合会资助,先后在英国柴油机厂、水泵厂和卡车厂等厂实习。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陆颂善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到了祖国,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49年11月,他经归国留学生接待处介绍,分配到国家重工业部计划司任工程师。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陆颂善怀着满腔热血,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学术生涯== *1950年11月,陆颂善被分配在沈阳空军工程部修理处订货科工作,负责前线作战飞机所需备件和材料的供应。 *1952年,陆颂善从沈阳空军工程部转业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先后任计划处、供应处代科长。 *1954年,陆颂善调任沈阳112厂副总工艺师,先后参加组织歼-5、歼教-1的试制,主管机加钳焊工艺技术工作。 *1957年12月,陆颂善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1958年10月,陆颂善作为首批技术领导干部之一,由112厂调172厂。 *1958年12月,国家派代表团赴苏联谈判图-16轰炸机生产技术转让问题,陆颂善随行,并考察了苏联喀山飞机厂的生产情况。 *1959年2月,陆颂善被任命为172厂总工艺师,全面主管轰6试制工艺工作。 *1961年6月,陆颂善被任命为172厂副总工程师兼总工艺师。 *1962年9月至1963年7月,陆颂善作为中国民航总局组织的子爵号飞机验收小组的成员赴英国考察。 *1963年9月,陆颂善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集思广益,起草了“201号机试制总方案”(当时试制的轰-6飞机代号为201号机)。 *1964年2月,陆颂善当选为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直至第四届,第五届任名誉理事。 *1965年,陆颂善组织编制了苏联未提供的轰6机全套静力试验、强度计算、气动计算等专用资料。 *1971年3月,工厂购进一台国产DJS-21电子计算机,并组织开办了业务人员学习班。 *1975年1月,陆颂善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陆颂善全身心投入到工厂的技术管理工作,工厂的新工艺、新技术、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1978年3月,陆颂善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陆颂善本人同时获科学大会奖。 *1978年11月,陆颂善任172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全面主持工厂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先后主持了多种飞机的研制生产。 *1979 年6月,陆颂善受聘为第三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飞机专业组组长,特邀委员。 *1979年7月,陆颂善赴联邦德国MBB公司考察“狂风飞机”,并探讨双方合作研制新型飞机可行性。 *1980 年11月,陆颂善随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代表团赴美国波音公司考察。 *1981年7月,陆颂善套改为高级工程师。 *1982年6月,陆颂善任172厂代理厂长。 *1982年10月,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在172厂召开有国防工业各部的领导和有关省市经委负责人等共78人参加的现场会议。 *1983年6月,陆颂善任航空工业部70工程现场指挥部总指挥,1988年荣立部一等功。 *1989年,陆颂善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3年2月,陆颂善光荣退休。 *1991年,陆颂善获航空工业最高奖“航空金奖”和“为航空工业做出杰出贡献者”称号。 *1992 年,还先后获“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和“陕西科技精英”称号。 ==军用飞机研发==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陆颂善参加组织和主持了多种飞机的试制生产技术工作。50年代在112厂期间,陆颂善即参加了歼-5和歼教1的试制,作为副总工艺师,负责组织工艺方案的论证、制定,对图纸资料进行工艺性审查,独当一面地主管机加钳焊工艺工作。歼-5是一种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喷气式歼击机之一。该机于1956年9月试制成功,从而使中国跨入喷气时代,跻身于世界少数能制造喷气式飞机国家的行列。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飞机,于1958年7月首飞。 调西安172厂后,陆颂善先后组织和主持了轰6、运7、运8、70工程等多种飞机的试制生产技术工作,主持了轰6机的改进改型。轰6是一种高亚音速中型轰炸机,是我国仿制的苏制图-16 飞机。是当时中国试制的吨位最大的飞机,全机零件多,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及工作量大。 在试制过程中,陆颂善组织技术力量,补齐了苏联未提供的强度计算等资料,编制了新工艺和关键技术资料,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应用了多项新技术。该机于1968年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中型轰炸机的历史,填补了航空工业的空白。 轰6原型机转入批生产后,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和飞机的生存力,根据部队使用要求,陆颂善参加组织了对轰6机的改进改型。 早在1963年,为配合原子弹的研制和试验,上级要求172厂将一架轰-6飞机改装成核武器运载机,总体方案要求改装和增装投放挂弹系统、加温保温系统、防辐射系统和临时性试验设备。1964年完成改装。1965年5月14日,经改装的轰6飞机携带原子弹在我国西部上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空中核试验,为我国国防科学试验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69年,把一架图-16飞机改装成供试验发动机用的空中试车台。1970年,把一架轰6飞机改装为靶6母机,即可携带高空高速无人驾驶靶机的运载母机。为了提高轰6飞机的领航精度,减轻领航员的负担,从而提高作战能力,1981年,在轰6机上加装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深受部队欢迎。为了提高轰6机的自卫生存能力,1980年,完成了轰6机加装自卫干扰设备的改装。轰6丁型机,在左右机翼下各挂一枚空舰导弹,用于攻击敌人的舰艇,为此该机增加了导弹瞄准火力控制系统、自动领航轰炸系统、导弹加温系统和新式雷达等,并对一些结构作了加强。该机于1981年改装完毕。在遥测实弹打靶中取得四发四中的可喜成绩,飞行性能良好。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以上改装,大大拓宽了轰6机用途,使轰6产品不断更新,逐步发展为一机多用,一机多型的系列飞机。 陆颂善在组织军机生产的同时,还积极组织了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运-7是一种中短程旅客机,该机于1970年12月首次试飞。‘1982年完成设计定型,投入批生产。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正式投入航线载客运营,填补了国产支线客机的空白,结束了中国主要支线上全部使用外国飞机的局面。运-8飞机是一种军民两用中型运输机,该机于1974年12月首飞成功。1975 年转汉中182厂生产。1980年设计定型投入批生产,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0工程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一种新型飞机。作为70工程现场总指挥,陆颂善负责研制的主辅机厂、所之间的协调,以花甲之年,经常奔波于航空部和有关厂、所之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落实试制计划,保证了试制进度。 ==飞机生产制造== 生产制造飞机,是一种极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涉及设计、工艺、冶金、工装制造、冷热加工、特设等多方面技术。在以上各种型号飞机的试制及生产中,无论是试制方案的论证、制定,还是对重大技术问题的协调处理,陆颂善长期作为172厂主要技术负责人,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和技术决策作用。从1969年交付第一架飞机开始,至1994年,西安飞机公司共生产交付各型号飞机数百架。由于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严格质量管理,保证优质交付,加强售后服务,西安飞机公司批生产的各种飞机没有因为制造质量问题发生过等级飞行事故。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是西安飞机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劳动的成果,但也是与陆颂善的出色贡献分不开的。 在轰6、运7等飞机的试制生产中,应用了多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突破了多项技术关键。轰-6垂直尾翼的翼尖,原为木质结构,对材质要求苛刻,结构复杂,成形困难,工艺方法落后,生产效率低。在试制第一架时,从大量的木材中才勉强选取了一架份材料,取材率很低。我国木材资源并不丰富,将来批生产,材料供应将成为关键问题,必须另找出路,决定用玻璃钢代替木材。经一年多时间,设计制出了玻璃钢翼尖,强度、电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结构改进设计是成功的。 此外,还有整体壁板的化学铣切加工及喷丸成形、钛合金板件热蠕变成形、数控加工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在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及组织攻克技术关键方面,陆颂善都亲自过问,直接参与和组织,以其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 ==引进先进技术== 绘制模线是飞机制造行业一种特有的工艺技术,凡是不能用尺寸表示的零件、部位、型面,都需要绘制理论模线和一比一的结构模线,作为制造和检验产品的依据。过去都是由模线设计员手握钢针,趴在铝板上刻划,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复制时还会产生误差。 型架,是飞机制造工厂中重要的工艺装备,也是一种特有的工艺技术。安装型架要求有很高的精确度,它是保证飞机气动外形和几何尺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保证机体部件互换和协调的重要装备之一。制造大型飞机,采用模线样板与型架装配机相配合的工作方法来安装型架。当时只能借助拉线吊线的方法来建立空间坐标系。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安装精度很差。在试制初期,保证型架安装精度成为一个重大的技术难题。 1963年,陆颂善在英国考察期间,注意到英国飞机设计人员用明胶板绘制模线,用接触照相法复制模线。绘好的明胶板,可以复制出一张又一张模线图。不仅劳动强度小,效率高,而且精度高,易于保存,可重复晒用。用光学望远镜和长杆千分尺安装型架,安装得又快又好。他知道,这是当时国际上应用不久的新技术。他给国内写回24份、长达344页、约15万字的考察报告。在报告中,他详细介绍了英国用明胶板绘制模线、用光学望远镜和长杆千分尺安装型架的使用情况,还了解了明胶板和光学望远镜的规格、生产厂家及价格。 回国后未及返厂,在北京直接向部局领导汇报,并建议引进明胶板和光学望远镜,很快得到批准,将订货单寄往英国。引进的这两项新技术,首先在轰6水平尾翼和机身三段上应用。陆颂善亲自给飞机设计员、模线设计员、型架设计员、工艺员讲课,讲解明胶板和光学望远镜的使用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组织工人开展技术练兵,对产品图纸作必要的更改,按新结构设计制造安装型架。经过试用,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效率,提高了精度,缩短了技术准备周期,为我国大型飞机型架设计制造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1965年和1973年,第三机械工业部先后两次在西安飞机公司召开用光学望远镜、长杆千分尺安装型架经验交流会。经专家鉴定认为:“用明胶板绘制模线,不仅使图形复制方便,简化了工艺过程,而且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用光学望远镜安装型架,与传统工艺相比,节约钢材30%,减少型架占地面积20%以上,还节约了大量的设计、安装、检修工时,技术经济效益明显。”会议决定在全国各飞机工厂推广应用这两项新技术,引起了型架安装技术的重大变革,大大缩短了我国型架安装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当年,陆颂善一人从英国引进多项新技术,并在飞机生产上广泛应用,表现出他对发展新技术的远见卓识。 西安飞机公司这样的大型航空工厂,到底应该干什么样的民品,以什么为主。陆颂善与工厂的几位主要领导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认为,西安飞机公司干民品的优势在于它的航空技术。西安飞机公司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大中型飞机研制生产基地,厂房是按制造飞机建造的,设备是按制造飞机配备的,人员是按制造飞机培训的,这是西飞的三大优势,是西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如果舍弃自己的优势,去另搞与飞机制造技术相去甚远的产品,与民争利,在技术投入与资金投入上都是难以承受的,甚至可能对本行业的技术基础工作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他们坚持“航空为本,飞机为主”,明确“西飞公司最大的民品是民用飞机”。工厂一方面组织完成运7飞机的设计定型和批生产,一方面把发展技术的战略眼光转向国外。他们认为,搞国外民用飞机零部件转包生产(80年代初,也叫“三来”加工),是少花钱不花钱地引进技术,是一条高起点发展航空技术的捷径。因为外国人要我们干产品,装在他们的飞机上,他们就一定要使我们加工的产品符合他们的标准,就要向我们提供成套软技术(资料)。这样,就可以促进我们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缩短我们在飞机制造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因此,他力主干国外民用飞机零部件转包生产。1980年12月,他应邀赴美国波音公司考察并进行商务洽谈,与波音公司签订了波音-737、747飞机零件106项,总金额约125 万美元的加工合同,打开了西飞通往波音的窗口。1982年2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对西飞与国外协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誉为提供了“一个实际效法的典型模式”。同年10月,国防科工委在西飞召开现场会,推广西飞的做法与经验。从此,西飞公司的转包生产不断扩大,由来图来料加工发展到来图购料加工,产品由零组件发展到大部件,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十几年来,西安飞机公司航空产品的产值始终保持在总产值的70%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陆颂善当年高瞻远瞩的正确抉择。 ==道德风范== 在长期的工作中,陆颂善养成了一套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道德风范。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一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工作。他对党一往情深,关心党的建设,支持党的事业,从1957年入党起,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党的生活,他几乎每月都缴纳党费20元,1984年以来,他用所发奖金和所享受的每月100元的政府特殊津贴主动多缴纳党费,积极为灾区和残疾事业捐款,共计3000多元。 他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经常深入车间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作为决策和处理问题的依据。他作风深入,平易近人,经常与技术人员、工人一起研究解决技术问题。他安排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谁有困难,讲在当面,一旦决定,必须按期完成。他审批文件,从不一签字了事,都是逐字逐句认真批阅,从不积压文件。他时间观念强,听取下级汇报工作,根据内容,严格限制时间,要求简短干脆,工作效率极高。他大公无私,作风正派,清正廉洁,虽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但从不搞特殊化,从不利用手中权利谋取私利。 他生活朴素,以俭为荣,自觉抵制“吃喝风”。他因公出差从不坐出租汽车。他说:“没那个必要。我们的经济不发达,还比较穷,工作、生活节奏不像发达国家那么快……只要时间允许,就坐公共汽车”。他曾出访不少国家,在国外过紧日子,为国家节约外汇。每次出国的置装费都有节约。 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平时,工作中有差错,他总是首先作自我批评,从不文过饰非,把责任推给下级或别人,即使下级有差错,在指出错误的同时,也讲清道理,使下级心服口服。 陆颂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数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宝贵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以自己的杰出业绩,为我国航空科技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西飞公司退休专家陆颂善将一辈子辛苦积攒下来的10多万元钱拿出来,建立起了以老伴名字命名的“文澜帮困专项资金”。这一专项资金经过西飞公司干部职工的爱心联动,如今已滚动到66万余元。 ==人物简历== *1919年9月28日 生于上海市。 *1936-1940年 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5-1949年 英国柴油机厂、水泵厂、卡车厂等实习,曼彻斯特大学机械系学习。 *1949-1950年 任重工业部计划司工程师。 *-1952年 任沈阳空军工程部修理处代科长。 *1952-1954年 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计划处、供应处代科长。 *1954-1958年 任沈阳112厂副总工艺师。 *1958-1993年 任西安172厂总工艺师、副总工程师兼总工艺师、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代厂长。 *1979年受聘为第三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飞机专业组组长,特邀委员。 *1983年 任航空工业部70工程现场指挥部总指挥。 *1993年 在西安飞机工业公司退休。 ==主要论著== *陆颂善,冯旭.飞机试制的生产准备工作.沈阳:112厂科技资料,1956 *2 陆颂善.子爵号飞机制造工厂生产组情况之一~七(手稿)。西安:172厂科技资料,1962-1963 *3 陆颂善.对英国航空工业的分析(手稿).西安:172厂科技资料,1963 *4 陆颂善.201号机试制总方案(草案).西安:172厂科技资料,1963 *5 陆颂善.转包生产的技术改造和质量控制.西安:172厂科技资料,1982 *6 陆颂善,李溪溥,邵国斌.走向世界——对开拓国外“三来”加工生产的回顾与展望.西飞史话.西安:172厂科技资料,1988:335-341 *7 陆颂善.轰6飞?灾苹毓?中国航空工业四十年.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1:163-166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陆颂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