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香港太平清醮 的原始碼
←
香港太平清醮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太平清醮'''</center><img src="https://ls.chiculture.org.hk/sites/minisite/files/styles/free_style_image_style/public/2019-06/vcg111154216092_0.jpg?itok=OiWnhbc9" width="250"><br> <small>[https://ls.chiculture.org.hk/tc/passing-the-torch/308 圖片來自chiculture]</small> |} </div> <div style="padding:20px 0 20px 0;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90deg,rgb(255,238,204)0%, rgb(255,221,204) 18%, rgb(255,238,204) 50%,rgb(255,203,179) 80%,rgb(255,230,204) 100%);"> '''太平清醮'''在[[香港]]一般簡稱為「[[打醮]]」,而亦有稱為「[[安龍清醮]]」,是一種保平安的[[祈安醮]],用以保境祈陽、許願酬還。香港的太平清醮定期舉行,周期由最短1年以至長達60年,普遍的漁業社區每2年或7年舉行一次,多選在[[農曆]]四、五月;而農業社區則每5年、10年或前後10年(9年)舉行一次太平清醮,大多選在農曆十月進行。醮期由一日一夜至五日六夜不等。 == 歷史 == 香港太平清醮據說源自[[清朝]]政府取消[[遷界令]],村民可以重返故鄉後開始出現的宗教儀式。在[[明朝]]和[[清朝]]祈禳災祥和祭祀[[萬應公|無主孤魂]]是屬於地方官司會同[[城隍]]神的責任,但在香港的打醮,概具備國家容許的「春祈秋報、驅瘟逐疫」、「春秋迎賽、祈年報穀」的元素,更把原本由官僚負責的祈禳和祭厲儀式地方化。 經過長期的演變,香港的打醮形式和規模已逐漸標準化,是一個特定社區、特定群體在特定時間舉行的大型社區性的宗教節日,由籌備至完成往往需時一年。每次太平清醮不少村內均會搭建大型戲棚公演「[[神功戲]]」,一般是上演[[粵劇]],亦有鄉村跟隨習俗加演[[木偶戲]],醮場並有攤檔售賣各種驅邪的吉祥物,熱鬧非常。香港以長洲舉行的太平清醮最為著名,香港人說起太平清醮,多數就指長洲太平清醮,目前香港約有四十條鄉約維持打醮的風俗。建醮有兩個主要的作用:一是祈求建醮社區福祉、保境平安、許願酬還;二是重新確認社會關係和人群身份。 太平清醮舉辦的日期有[[农业]]社區和[[渔业]]社區的分別,農業社區如[[新界]]的[[錦田]]鄉多在[[農曆]]十月、十一月舉行,而漁業社區如[[長洲 (香港)|長洲]],則在農曆四月、五月舉行。 ==籌備== 一次太平清醮由籌備到完成約花一年時間,通常在舉行前一年便需要籌組「建醮委員會」或「醮務委員會」,負責統籌籌備直到醮會舉行期間的大小事務,組成成員往往是建醮社區的核心或掌權人士,一般亦會由鄉事委員會或村公所成員兼任。 籌備工作包括招標承投各項事務,如喃嘸團體、紙紮祭品、承建醮棚及戲棚、安裝電燈、招聘戲班和承辦齋筵等。同時亦要向相關[[香港政府|政府]]部門申請牌照。打醮期間禁止殺生,委員會安排在建醮社區張貼通告。而各個鄉村亦有保存「建醮祭簿」或「例醮功德簿」,簡稱「醮簿」,是歷代相傳建醮的記錄,詳細記錄建醮的行事及儀式的細節和須用物品、各棚廠的[[對聯]]、各單位擔任的角色、責任和人數、仍至各項合同等。 ===擇日=== 打醮的日期通常需要聘請[[风水师|勘輿家]]按照頭名緣首的年生[[八字]]選擇吉日,這份時間表稱為「[[吉課]]」,在香港大多邀請[[蔡步真堂]]的[[蔡伯勵]]負責。勘輿家會向建醮委員會提交吉課,詳列醮場座向和相關儀式的舉行日期及時辰,並列有各儀式的相沖[[生肖]]。吉課開列的儀式一般包括「發奏上頭表」、「上二表」、「開工紮作」、「開搭醮棚」、「上三表」、「作齋灶」、「迎神登壇」、「取水淨壇」、「揚幡」、「啟壇建醮」、「迎榜」或「啟人緣榜」、「超幽」、「送神回位」、「酬謝神恩」等項目,而部份地區如[[林村鄉]]更特別加上「封山」一項。 ==經費== 舉行一次太平清醮的費用數以百萬計,龐大的經費主要來自建醮社區男女丁繳納稱為「派戶頭」和「派人丁」的醮金,金額多寡視年代和地區而異,交付醮金後才可名列「人緣榜」上。另外上演[[神功戲]]的門票亦是收入來源之一。前述金額在富饒的鄉村多由宗族嘗產支付。而[[沙田九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更透過[[沙田鄉事委員會]]獲得[[沙田區議會]]資助演出四天五夜九本戲的[[粤劇]],而[[香港賽馬會]]及[[華人廟宇委員會]]等機構、團體亦有捐款<ref>[http://www.hkcna.hk/content/2015/1203/416334.shtml 沙田九約太平清醮 十年一會]</ref >。 隨著時代進步,太平清醮亦日益商業化,除一般售賣香燭和小食的攤販外,泰亨鄉的醮會更有紀念精品出售。而[[長洲太平清醮]]的[[幽包|平安包]]及相關紀念品更是一門大生意。另外臨近太平清醮,舉辦的村落家家戶戶門前也掛著漂亮的粉紅色燈籠,有「平安」的喻意,須要支付「醮金」才可以擁有, 醮金為可太平清醮帶來部份的經費。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00 藝術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香港太平清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