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骠骑大将军 的原始碼
←
骠骑大将军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骠骑大将军</big>''' |- |<center><img src=https://p3.ssl.qhimgs1.com/sdr/400__/t0144d8049325f4a3b3.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623312195931341320/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骠骑大将军 始置: 西汉 类别: 武散官名 废除: 明代 |} '''骠骑大将军''',武散官名。西汉始置,历代沿置。宋为从一品,为武官最高阶,[[宋徽宗]]政和年间改定武官官阶,最高为太尉,下分别用大夫、郎为官名。金有骠骑卫上将军,正三品下,居武官第十一阶,元升正二品,居武官第三阶。明废。<ref>[https://new.qq.com/rain/a/20201011A00FN400 天妒英才,大汉王朝不可一世的骠骑大将军!]腾讯网</ref> == 职位介绍== 武帝时期按照等级高低:第一为大将军,第二为骠骑将军,第三为[[车骑将军]],第四为卫将军,再往下就是前、后、左、右将军以及杂号将军(比如李广利的贰师将军)。对一些立有大功劳的高级军官或者重臣,皇帝会给予大将军或骠骑将军的称号,以示尊重,实际还是皇帝的高级顾问或代理人,并非一定掌握军队,比如卫青、霍光等。后来大将军逐渐成为常置官职,相当于全军总司令。 [[汉武帝]]特别为[[卫青]]重新恢复了大将军一职, 为[[霍去病]]设立骠骑将军一职 ,皆在三公之上。 ==古代军队职务 == '''大将军''' 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惇]]、[[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 '''大司马''' 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 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 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鸿胪''' 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尉''' 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 '''太尉''' 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太傅''' 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睿]]即位后人[[钟繇]]为太傅。 '''太常''' 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仆''' 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守''' 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少府''' 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 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 曹操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 '''中书令''' 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中领军''' 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 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史''' 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 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从事''' 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仓曹掾属''' 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徒''' 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空''' 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 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 [[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 [[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簿''' 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曹''' 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东西曹掾属: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相''' 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 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 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 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驸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 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驾''' 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尉''' 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 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 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 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 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 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中''' 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东将军''' 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 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 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 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史''' 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中''' 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军''' 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 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 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国''' 即丞相。 '''将作大臣''' 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 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督''' 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事''' 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 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 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 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 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军''' 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邮''' 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 参考来源 == [[Category:610 中國通史]]
返回「
骠骑大将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