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黑眉葦鶯 的原始碼
←
黑眉葦鶯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黑眉葦鶯001.jpg | thumb | 300px | '''黑眉葦鶯''' <br> [https://kknews.cc/photography/q53zvnb.html 原圖鏈接] ]] '''黑眉葦鶯'''<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91%E7%9C%89%E8%8B%87%E8%8E%BA |title=黑眉葦鶯|date=|work=百度百科}}</ref>(学名:Acrocephalus bistrigiceps):体重7-11克,体长11-13厘米。上体橄榄棕褐色;眉纹淡黄色,杂有明显黑褐色纵纹;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6枚短;下体白色,两胁暗棕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淡褐色;脚暗褐色。 栖息在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塘]]、沼泽等水域岸边灌丛和芦苇丛中。单独和成对活动,性机警,行动敏捷,能灵巧地在芦苇茎叶间跳跃穿梭。主要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繁殖于西伯利亚南部,从贝加尔湖东南部,蒙古,往东到俄罗斯远东、黑龙江流域、朝鲜、萨哈林岛、千岛群岛和日本,越冬于泰国、缅甸和中南半岛。 ==形态描述== 黑眉苇莺成鸟上体呈橄榄棕褐色,羽缘沾棕褐色;腰部和尾上覆羽转为暗棕褐色;眼先至眼后有一条淡棕褐色贯暗线纹;眉纹淡黄褐色,其上缘黑褐色,延伸至枕部甚著;颊部和耳羽褐色;翅飞羽和翅上覆羽黑褐色,飞羽外缘淡棕色;覆羽缀宽阔的橄榄棕褐色羽端缘;第1枚飞羽稍宽,并较翅上覆羽为长。下体羽污白色,沾棕色;胸部和两肋均缀深棕褐色;尾下覆羽转淡棕色。雌,雄性成鸟羽色相似。 *幼鸟秋羽类似成鸟,但上体羽缘呈绒状,淡棕色较著。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淡褐色;脚暗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8-11克,♀7-9克;体长♂113-135毫米,♀110-132毫米;嘴峰♂9-12毫米,♀9-11毫米;翅♂48-55毫米,♀46-54毫米;尾♂43-58毫米,♀45-54毫米;跗蹠♂19-21毫米,♀18-21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黑眉苇莺主要栖息在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塘、沼泽等水域岸边灌丛和芦苇丛中,尤其喜欢在近水的草丛和灌丛中活动。 ==生活习性== [[File:黑眉葦鶯002.jpg | thumb | 300px | '''黑眉葦鶯''' <br> [https://kknews.cc/photography/q53zvnb.html 原圖鏈接] ]] 主要棲息<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photography/q53zvnb.html |title=生態攝影-黑眉葦鶯|date=2018-07-07|work=每日頭條}}</ref>在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喜歡在道邊、湖邊和沼澤地的灌叢中,尤其喜歡在近水的草叢和灌叢中活動,繁殖期間常站在開闊草地上的小灌木或蒿草梢上鳴叫,叫聲悅耳動聽! 常单独和成对活动,性机警,行动敏捷,能灵巧地在芦苇茎叶间跳跃穿梭,也能直立在芦苇或草茎上来回上下攀援,时而又在芦苇和草丛间飞来飞去,整天多数时候都是在不停的活动。 繁殖期间常站在开阔草地上的小灌木顶端或蒿草梢上鸣叫,鸣声为不断重复而富有变化的短促而急的“唧、唧、唧...”声,较为嘈杂。 主要以[[毛虫]]、[[蚱蜢]]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世界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尼泊尔、俄罗斯联邦(东亚区)、新加坡、泰国、越南。 *中国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赤峰)、[[黑龙江]](大兴安岭自然保护区、小兴安岭、兴凯湖)、吉林、辽宁、河北、北京、陕西、长江下游、湖南、浙江(夏候鸟,旅鸟)、东部自山东南至广东、广西、福建福州(旅鸟)、广东南部(旅鸟、冬候鸟)、台湾(迷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一般在5月末至7月末,5月下旬采得雄鸟[[睾丸]]膨大约为5.3毫米;7月上旬能见到刚离巢穴的幼鸟。通常营巢在灌丛和芦苇上,也有在比较高的草丛和灌木上营巢的。巢距地高度为52.5-70厘米。巢为杯状,主要有干草叶和草茎构成,内垫有各种兽毛和鸟类羽毛,有时也垫一些细软植物的根、茎。巢外径6.5-7.2厘米,内径4.6-5.0厘米,巢深4.0-4.1厘米,巢高6.5厘米。一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4-5枚。卵为椭圆形,灰绿色,其上被不规则的灰褐色或暗绿色斑。卵的大小为15.0-16.5毫米×11.5-13.45毫米,重1.2-1.4克。产完最后一枚卵即开始孵卵,孵化期为14天。孵卵由雌鸟承担。雏鸟出壳后雌雄亲鸟均参与育雏,经过11-12天的喂养,雏鸟即可离巢飞出。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視訊==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EJy4isedI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黑眉葦鶯 Black browed Reed Warbler}}<br>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黑眉葦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