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1.2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任詠華 的原始碼
←
任詠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任詠华1963.jpg|thumb|right| [https://image3.cnpp.cn/upload/images/20180726/15340893691_1000x674.jpg 原图链接][https://www.china-10.com/mingren/3746.html 来自CNPP] ]] '''任詠华'''(英語:Vivian Wing-Wah Yam,1963年2月10日-),籍贯广东鹤山。香港人,无机化学家,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系主任。 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 1988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 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為當時最年輕的院士。 2011年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及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3/hxb-200906-t20090624_1802176.html 中国科学院学部] </ref> ==生平== 1963年2月10日,任詠華生於香港。她的父親是土木工程師,母親是家庭主婦。根據任詠華講述,雙親並沒有誘導她,是她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與善於分析的性格引導她從事科研。她上小學的時候打破一支溫度計,溫度計中的水銀在她手上流動和聚並的現象,讓她驚奇。在中學,她的一位中學教師為她帶來極大的啟發。這位教師懷孕時仍堅持授課。 198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於1988年獲該校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任詠華師從[[支志明]]院士,並在支志明的課題組結識了她的同學、後來的丈夫[[麥成達]]。兩人於 1990 年結婚,育有兩名女兒。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任詠華研究金屬釕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1988年博士畢業後,任詠華在香港城市大學(當時叫做城市理工學院)新成立的應用科學系獲得一個初級教職。當時的城市理工學院科研設施非常差,任詠華為這所大學的圖書館訂購了第一批化學圖書,為實驗室訂購了第一批燒杯和化學藥品。在城市理工學院期間,承擔本科生教學,在教學時間之外,任詠華利用她的博士導師支志明教授的實驗室設備從事科學研究。在這期間,她投身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金屬配合物發光。 1990年,任詠華回母校香港大學任教。 1991年夏至1992年夏,任詠華兩次到倫敦帝國學院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傑弗里·威爾金森的課題組訪問,在這裡她開始轉向研究有機金屬合成。從倫敦返回香港之後,任詠華開始研究有機金屬發光體,製備出耐用的冷發光有機金屬,激發態壽命在微秒量級,比綠色螢光蛋白和其他螢光材料的激發態壽命還長,促進了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發展。 1995年,任詠華升任高級講師。 1997年成為教授。 1999年成為講座教授,2000至2005年任系主任。 2001年,任詠華開始任黃乾亨黃乾利基金教授(化學與能源)。 2007獲得福布萊特傑出學人獎。 2001年,任詠華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8歲,是當時最年輕的院士。 2006年,任詠華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5年,任詠華以「過渡金屬炔基及硫屬簇配合物的分子設計及其發光性能的研究」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1年獲得歐萊雅-教科文組織女科學家獎,「表彰其在發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陽能的創新技術方面的工作。」 2012年 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3年 被聘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西柏格讲座学者。 2015年 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 研究方向 == 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光物理和光化学,超分子和多核金属配合物化学,表面活性剂光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分子识别、发光探针和材料,以及新型分子功能材料的设计。 == 科研成果 == * 系统地设计和合成了新的无机发光分子材料和化学传感器配合物利用各种桥连配体,设计及合成了多种多核金属簇体系的发光材料利用炔基在结构上呈刚性及线性排列的优点,设计了新型有机金属铼、铂、铜和银的发光刚性棒材料并以弱金-金成键相互作用作为开关的新概念,设计出可用作分子磷光信号传感器及光电开关的双核金冠硫配合物。 == 主要奖项及荣誉 == * 2000年 裘槎优秀科研者奖。 * 200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2年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 2005年 英国皇家化学会颁授百周年讲座奖及奖章。 * 2006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2006年 日本光化学协会讲师奖。 * 2007年 香港富布尔特杰出学人奖。 * 2008年 香港大学“卓越研究成就奖”。 * 2008年 杰出专业女性及女企业家奖。 * 2010年 黄乾亨黄干利基金教授席。 * 2011年 欧莱雅-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 2011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 2012年 旭茉JESSICA 最成功女性。 * 2012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2012年 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名誉博士。 * 2013年 世界杰出华人奖。 * 2014年 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 * 2015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铜紫荆星章。 * 2015年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Ludwig Mond Award。 == 参考资料 == == 外部链接 == *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39445 X-MOL] * [http://www.licp.cas.cn/xwzx/hzjl/201108/t20110808_3320395.html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5196.shtm 科学网]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64cd120101jwmz.html 新浪博客] [[Category:化学家]]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家]] [[Category: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返回「
任詠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