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金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金藏

來自搜狗網 的圖片

安金藏,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1],唐代官吏,定遠將軍安菩的兒子[2],墓地位於咸陽城東南80公里處永壽縣永安村[3]

安金藏武則天時為太常樂工,用剖心來證明太子沒有謀反,李旦繼位後被擢升右武衛中郎將,開元二十年(732年)唐玄宗被封賞代國公爵位[4]

安金藏的事跡被記入了二十史之一的《舊唐書》,流傳後世。

快速導航;詞條圖冊

逝世日期;766年

主要成就;剖心救皇嗣

諡號 ;忠

爵位 ;代國公

民族族群;粟特

出生地 ;長安

本名 ;安金藏

所處時代;唐代

字號 ;字金藏

官職 ;右驍衛將軍 太常卿

目錄

1人物生平

2主要成就

3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5陵墓

6詞條圖冊

1人物生平

安金藏,原是唐代中亞的安國胡人,由於其父安菩歸附了唐朝,他因此成為負責宮廷祭祀樂舞的太常寺的樂工。武則天臨朝稱

制,唐睿宗李旦為東宮太子。此時武則天對李姓宗室很有戒心,許多官員因私下拜見李旦而獲罪被處以極刑。安金藏等樂舞藝人

由於職業的原因,才能在李旦左右侍奉。

不久,太子李旦被人誣告反叛,武后下詔命酷吏來俊臣查處此事。來俊臣刑訊逼供,太子身邊的人害怕被施以酷刑,欲承認罪

名,只有安金藏毫不畏懼。為給太子洗脫罪名,安金藏說:「不相信我的話,我只有用剖心來證明太子沒有謀反。」說完,即拔

出佩刀刺入自己的腹中,腸子流到地上。武后聽說此事,大為吃驚,命人將安金藏抬到宮中,請御醫仔細診治。太醫把腸子放回

其腹中,以桑白皮為線縫合,敷之以藥。也許是安金藏命不該絕,過了一宿,他竟然奇蹟般甦醒過來。武后親臨探視,感嘆地

說:「太子有冤,自己卻不能辯白,反而讓你為他洗脫罪名,太子不如你忠誠呀!」隨即下詔終止案件審理,李旦因此而倖免於難。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為感激安金藏當初捨身相救之恩,將他擢升右武衛中郎將。先天元年(712)八月,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後,

「追思金藏忠節,下制褒美,擢拜右驍衛將軍,乃令史官編次其事」。到開元二十年(732),玄宗又特別封賞他代國公爵位。後

來,安金藏老病而卒,追贈兵部尚書。

安金藏為人不僅忠肝義膽,而且非常孝敬父母。他母親去世後安葬在龍門東山,他在墳前守孝,並精心安排後事。史書記載:東

山上湧出了泉水,連山上的李樹也在冬天開了花。安金藏的孝行也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2主要成就

剖心救駕

唐朝載初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把自己的第四個兒子唐睿宗李旦廢黜了,改稱他為「皇嗣」,自己做起皇帝來,稱聖神皇

帝;改國號為周,定洛陽為神都。她把李旦幽禁起來,不准與外人見面。當時,少府監裴匪躬、內侍范雲仙兩位官員,未經武則

天同意私自去見李旦,便被抓了起來,處以腰斬。這時,留在李旦身邊的,只有幾個樂工和優人。

當時,誣告之風盛行。有人向武則天密告李旦圖謀造反,武則天當即指派左台御史中丞來俊臣審理此案。來俊臣靠告密起家,是

個人人聞之色變的酷吏。他與人合作,撰寫了一部《羅織經》,專門研究如何網羅無辜,使用酷刑,進行逼供訊。酷刑的名目繁

多,有「突地吼」、「死豬愁」、「求破家」、「反是實」等。每當進行審問時,先展示各種刑具,被審問的人無不膽戰心驚,

多是不待行刑,已經先自誣伏。來俊臣接到武則天的命令,馬上把李旦身邊的人通通抓起來,準備施加刑罰。大家都驚懼萬分,

唯有一個名叫安金藏的優人,咬緊牙關,不說假話,不作偽證。來俊臣正要對安金藏施以酷刑,他大聲喊道:「來俊臣,我說皇

嗣不反,你不相信,那麼,就讓我剖開心來,給你看看吧!我要用我的心,證明皇嗣是不會造反的!」一邊說着,一邊倏地拉過

旁人的一把佩刀,刺向自己的肚腹。頓時鮮血迸射,腸子也流出來了,安金藏也暈倒在地。武則天聽說了這件事,命人將安金藏

抬進宮中,讓御醫對他施行急救。御醫用桑白皮作絲線,縫合了肚腹,敷上藥物。過了一夜,安金藏才慢慢甦醒過來。武則天親

自來看他,很是感動。於是,她命來俊臣不要再追究這個案子,並將有關的人釋放了。伶人安金藏寧願剖心,堅決不說假話,其

壯烈行為令當時朝中士大夫為之讚嘆不已、自愧不如。

3人物評價

蘇頲《授安金藏右驍衛將軍制》:游騎將軍、行右武衛翊府中郎將、員外置同正員、直太常寺安金藏,家本孝悌,身全忠懇。往

周朝,困於酷吏,共誣良善,敢謗太皇(李旦),不任楚毒,並加刑憲。金乃迺自刺心肺,見其誠節。因而悟主,實賴她纖。則

弘演納肝,田光吞舌,求之既往,未足為喻。眷言酬德,自可超倫。彰其貞固之美,拜以誰何之任。可右驍衛將軍員外置同正

員,餘如故,主者施行。

唐玄宗《追封安金藏代國公制》:義不辭難,忠為令德,保祐君主,安固邦家,則必荷寵光之休,膺土宇之錫。安金藏忠義奉

國,精誠事君,往屬酷吏肆凶,潛行謀構。當疑懼之際,激忠烈之誠,突刃剖心,保明先聖。見危授命,沮奸邪之慝;轉禍存

福,獲明夷之貞。雖鳴玉銜珠,已備於休命,而疇庸疏爵,未洽於殊榮。宜錫寵於珪組,兼勒名於金石[8]。

4親屬成員

高祖:缽達干

曾祖:安系利

父親:安菩,定遠將軍。

母親:何氏,金山郡太夫人

弟弟:安鬍子,游騎將軍;安金剛。

兒子:安承恩,廬州長史。

遠孫:安敬則,太子右諭德。

5陵墓

安金藏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永壽縣監軍鎮永安村。該墓豎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陝西巡撫畢沅所書「唐代國公安金藏墓」

碑石一通。1986年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豎立署名永壽縣人民政府文物保護標誌碑一塊,並對該墓藏劃定了

保護範圍,建立了保護組織和科學記錄檔案。

該村村民皆安姓,自稱安金藏後裔,舊有祠堂,毀於戰亂,墓周圍曾出土唐代彩陶器物及琉璃瓦等文物。該村已成立文保組織,設有文保員。1992年村里加高墓冢封土,植樹綠化,並對該文保單位劃定了保護範圍。

此墓位於永壽縣安家宮村。封土為圓錐形,南北長112米,東西寬10米,高2.5米。

6詞條圖冊 安金藏安金藏 參考資料: 1. 安金藏

西安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04-18] 2. 唐定遠將軍安菩夫婦墓出土文物亮相蘭州再現中西交融史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4-18] 3. 安金藏墓

知網[引用日期2023-04-18] 4. 安金藏剖腹還李旦清白

樅陽在線[引用日期2023-04-18] 5. 麼振華.安金藏事跡及其溯源——粟特人華化歷程的個案考察_.甘肅蘭州市.《蘭州大學學刊》.2018年.

6. 新唐書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2-08] 7. 李錦繡.「樂工」還是「醫匠」?——安金藏研究.《晉陽學刊》.2015年.

8. 全唐文 第01部 卷二十三

中華古籍全錄[引用日期2020-02-08] 詞條標籤: 人物歷史永壽 合作編輯者:

參考來源

  1. 安金藏,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知乎 - zhuanlan.zhihu.com/p...- 2022-12-23
  2. 唐代官吏,定遠將軍安菩的兒子,搜狐, 2014-06-27
  3. 墓地位於咸陽城東南80公里處永壽縣永安村,陝西省人民政府 - dfz.shaanxi.gov.cn/...- 2017-1-17
  4. 開元二十年(732年)唐玄宗被封賞代國公爵位,搜狐, 201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