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時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時遷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鼓上蚤,高唐州人氏,出身盜賊,在與楊雄、石秀投奔梁山途中,因偷雞被祝家莊活捉,引出梁山三打祝家莊。 [1]

[]

他曾到東京盜取雁翎金圈甲,賺取徐寧上梁山,並在梁山攻破大名府、曾頭市的戰役中立下大功。梁山大聚義時,一百零八將之一,排第一百零七位,上應「地賊星」,擔任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征方臘後病死於杭州,追封義節郎。

人物經歷

人物出身 時遷是高唐州人氏,以偷盜為業,甚至偷墳盜墓,善能飛檐走壁,人稱鼓上蚤,他曾在薊州府惹下官司,被薊州兩院押獄楊雄救下。 投奔梁山 楊雄、石秀在翠屏山殺死淫婦潘巧雲,欲投奔梁山入伙。時遷當時正在山中盜墓,恰好目擊了全部過程,便趁機現身,要求同上梁山。三人遂結伴上路。途經鄆州祝家莊時,因時遷偷吃店家的報曉公雞,石秀又放火燒毀客店,惹怒了祝家莊。三人逃跑時誤入埋伏,時遷被祝家莊莊客用撓鈎活捉。 楊雄、石秀通過撲天雕李應,向祝家莊索要時遷,卻未能成功,便趕赴梁山求援。 宋江經過三次用兵,終於在孫立的臥底幫助下,攻破祝家莊,救出時遷。 時遷上山後,被派到北山酒店,協助石勇,「賣酒賣肉,招接四方入伙好漢」。 東京盜甲 呼延灼征討梁山時,以連環甲馬沖陣,使得梁山軍隊陷入苦戰。金錢豹子湯隆推薦表兄徐寧,稱他的鈎鐮槍可破連環馬。而徐寧有家傳之寶雁翎圈金甲,愛逾性命。軍師吳用便讓時遷前往東京,到徐寧家中盜出寶甲,以此誘徐寧上山。 時遷先在徐寧家附近踩點,而後經過望風、埋藏、潛伏、換位、吹燈、盜甲、口技等一系列步驟,神不知鬼不覺的盜出寶甲。他將寶甲交給前來接應的戴宗,又配合湯隆,成功的將徐寧賺上梁山。徐寧向梁山軍傳授鈎鐮槍法,果然大破連環馬。之後,時遷仍舊經營北山酒店。 大聚義 三打大名府時,時遷潛入城中為內應,並一針見血地指出孔明、孔亮兄弟偽裝乞丐的漏洞。而後,他躲進翠雲樓,按約定放火為號,指引梁山軍發起總攻。 攻打曾頭市時,時遷奉命查探敵情,將曾頭市備細摸得一清二楚,並將史文恭所設陷坑全部探知。宋江假意與曾頭市談和,時遷又與李逵、樊瑞、項充、李袞一同到曾頭市作人質,並使得曾頭市相信了梁山的談判誠意,被關押在法華寺中。他爬上鐘樓,撞鐘為號,與梁山軍裡應外合,攻破曾頭市。 梁山排座次時,時遷排第一百零七位,星號地賊星,與鐵叫子樂和、白日鼠白勝、金毛犬段景住一同擔任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三敗高俅時,宋江命時遷、段景住潛入濟州,協助孫新、張青火燒船廠。二人卻認為火燒船廠難顯「高強」,根據實戰形勢埋伏在城門邊,趁着船廠火起之際,燒毀濟州城樓與城西草料場。 南征北戰 梁山受招安後,時遷隨宋江南征北戰,先後征討遼國、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多次潛入敵軍內部放火。 征討遼國時,時遷與石秀潛入薊州城,藏身於寶嚴寺。他在塔上、佛殿、山門連放三把大火,只燒得城中百姓「老幼慌忙,兒啼女哭,大小逃生」。 征討田虎時,時遷與石秀扮作北軍,混入蓋州城為內應,並放火燒毀草料場。而在簡本水滸中,時遷曾先後潛入大同關、獅子嶺,協助大軍奪取關口。 征討方臘時,時遷隨孫新、顧大嫂由小路摸上獨松關,在關上放火,嚇得守將棄關而走,並與白勝合擒守將衛亨。後又獨自摸上昱嶺關,先放火,後放炮,並虛張聲勢,驚擾敵軍,嚇得守將龐萬春等人「魂不附體,動撣不得」,使得盧俊義順利奪取關口。 人物結局 平定方臘後,時遷隨軍班師,屯駐杭州時患攪腸痧而死。後追封義節郎。

出處考究

姓名出處 時遷其人不見於宋元史料,也不見於《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以及元雜劇水滸戲等早期水滸故事和文學,應屬於《水滸傳》小說的原創人物。 有研究者認為,時遷盜甲可能取材自宋元話本《侯寶盜甲記》。 綽號考究 關於時遷的綽號,容與堂刊本、貫華堂刊本、映雪草堂刊本均作「鼓上蚤」,天都外臣序本、袁無涯刊本、芥子園刊本則作「鼓上皁」。程穆衡《水滸傳注略》:「原本作「鼓上皁」,皁古通蚤爪,木筍入牙處。」 「蚤」字通「爪」、「皂」,是指車輻榫入牙中小的一頭。《周禮·考工記·輪人》:「為輪,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鄭玄註:「『蚤』當為『爪』,謂輻入牙中者也。」孫詒讓正義:「車輻大頭名股,蚤為小頭,對股言之與人手爪相類,故以蚤為名。」時遷的綽號「鼓上蚤」,是指鼓邊上起固定鼓皮作用的銅釘,取其身小而善於鑽入的意思。 也有研究者認為,「鼓上蚤」是「鼓上鼜」之誤。「上鼜猶言上更,言已起更戒嚴。時遷乃於是時大做其飛檐走壁、跳籬騙馬的勾當,故稱為『鼓上鼜』。」

人物評價

原著贊詩 骨軟身軀健,眉濃眼目鮮。形容如怪族,行步似飛仙。 夜靜穿牆過,更深繞屋懸。偷營高手客,鼓上蚤時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