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萊郡,中國古郡名。漢景帝時分膠東國而置,其地在今山東煙臺、威海一帶。東漢時治所為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屬青州。曹魏時移治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劉宋移治曲城縣。北魏時復治掖縣。隋、唐時改東萊郡為萊州。
郡名起源
東萊郡在商、周時為萊國之地。春秋時(前567年),萊國為齊國所滅。東萊一詞最早見於《國語》齊語:「通齊國之漁鹽於東萊」[1];韋昭註:「齊東萊夷也」。以其在齊國之東,故名東萊。秦始皇滅齊,於齊國東部置膠東郡。
建置沿革
西漢
漢初置齊國。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齊郡置膠東國。漢景帝三年(前154年),膠東王劉雄渠叛亂被殺,膠東國除為郡。四年(前153年),立皇子劉徹為膠東王。東萊郡可能於此年由膠東國析置。郡治不詳。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菑川國王子侯國平度來屬。漢成帝建始二年(31年),膠東王子侯國昌陽、陽樂來屬。元延元年(12年),膠東國之徐鄉來屬。西漢末,東萊郡領十七縣,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煙臺除海陽市、萊陽市之外的地區,威海市全境,以及青島平度市北部。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東萊郡有103,292戶,502,693人。
新莽、東漢
王莽時曾分東萊郡不夜縣等地置夙夜郡。兩漢之際,東萊郡為張步所據。建武五年(29年)張步降漢。腄、平度、育犂、昌陽、不夜、陽樂、陽石、徐鄉八縣於不久後省並。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割東萊郡之東牟、昌陽、盧鄉三縣屬琅邪國,後還屬東萊。東漢前期,割琅邪國之黔陬、長廣、不其三縣屬東萊,又增置葛盧縣。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東萊郡治黃縣,領十三縣,隸屬於青州。漢獻帝建安中,析東萊郡置長廣郡,以長廣、不其、牟平、東牟、昌陽五縣屬之,不久長廣郡復併入東萊郡。建安三年(198年),黔陬縣別屬城陽郡。
魏晉南北朝
曹魏時移治掖縣。西晉咸寧三年(277年),分東萊國不其、長廣二縣及北海郡挺縣置長廣郡。太康中封司馬蕤為東萊王,置東萊國,領六縣:掖侯國、當利侯國、盧鄉縣、曲城縣、黃縣、惤侯國,有6500戶。又分黃縣以東置東牟郡。永嘉時東萊郡陷於後趙。南燕慕容超以東萊郡置青州。
南朝劉宋時,東萊郡移治曲城縣(今招遠市西),增置牟平縣。北魏仍置東牟郡(治黃縣)、長廣郡。東萊郡還治掖縣,領掖、西曲城(原曲城縣)、東曲城、盧鄉四縣。皇興四年(470年)分青州之東萊郡、長廣郡置光州,掖縣為州治。北齊時,曲城、當利(屬長廣郡)二縣併入掖縣。天保七年(556年),東牟郡併入長廣郡。北周東萊郡領掖、昌陽、長廣諸縣。
隋唐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2]。五年(585年)改光州為萊州。十六年(596年),不其縣併入即墨縣,復置盧鄉縣。仁壽元年(601年),避晉王楊廣諱,改長廣縣為膠水縣。大業三年(607年),改萊州為東萊郡。大業五年(609年),東萊郡領九縣:掖、膠水、盧鄉、即墨、觀陽、昌陽、黃、牟平、文登,有90351戶。
視頻
東萊郡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尋根知識丨姓氏郡望:東萊郡,知乎
- ↑ 東萊郡介紹 ,詞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