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洋牧場 |
![]() |
中文名 :海洋牧場 外文名 :Marine Ranching 主要類型 :漁業增養殖型海洋牧場等5種 |
海洋牧場(sea farming)是指在一定海域內,採用規模化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管理體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態環境[1],將人工放流的經濟海洋生物聚集起來,像在陸地放牧牛羊一樣,對魚、蝦、貝、藻等海洋資源進行有計劃和有目的的海上放養。
2024年11月23日,海洋牧場入選2024年度海洋科技研究前沿熱點詞。
定義
關于海洋牧場的概念,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學界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一般意義上,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個特定的海域裡,為了有計劃地培育和管理漁業資源而設置的人工漁場。首先營造一個適合海洋生物生長與繁殖的生境,並進行水生生物放流(養),再由所吸引來的生物與人工放養的生物一起形成人工漁場,依靠一整套系統化的漁業設施和管理體制,將各種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如趕着成群的牛羊在廣闊的草原上放牧那樣,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場,其主要目的是確保作為漁業生產基礎的水產資源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海洋牧場是一種創新型的海洋漁業綜合生產模式,它通過在特定海域內運用現代海洋工程技術和生態原理,構建人工漁場。通過投放人工魚礁、實施增殖放流等措施,營造適宜海洋生物棲息、生長和繁殖的環境,並進行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和培育,以實現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其中人工魚礁為海洋生物提供躲避、繁殖、棲息和覓食之所,而增殖放流則補充漁業資源。
![]() |
![]() |
![]() |
![]() |
隨着漁業資源減少和海洋生態保護意識增強,海洋牧場建設備受關注,人們不僅重視其漁業生產能力,也關注其生態修復和休閒漁業功能。海洋牧場不僅能提高漁業產量和質量,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漁業生產模式,還能修復和優化海洋生態系統,例如通過魚礁改變海底環境、生物淨化海水,同時為人們提供觀光、海釣、潛水等休閒娛樂活動。然而,海洋牧場也面臨着挑戰,包括環境方面的颱風、海嘯、赤潮等自然災害的影響,以及人為方面的過度捕撈、工業污染和污水排放等問題。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利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和創新的魚礁材料與結構,同時政府也需制定法規、加強治理、科學規劃。
隨着人們對海洋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重視度提高,海洋牧場前景廣闊,它將在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2]、生態保護和沿海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未來,海洋牧場有望與科技進一步融合,在推動海洋經濟綠色發展中展現出新的活力。
建設環節與過程
根據國際上已有的經驗與相關研究,海洋牧場建設內容可以歸納為5個主要環節與過程:
一、生境建設,具體包括對環境的調控與改造工程以及對生境的修復與改善工程。主要是通過投放人工魚礁、改造灘涂等措施為魚群提供良好的生長、繁殖和索餌的環境。
二、目標生物的培育和馴化,採取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結合,擴大種苗培育數量,通過生物工程提高種苗的質量,建立種苗馴養場,從采卵、孵化直至育成幼體,實現規模繁殖、優化選擇、習性馴化和計劃放養。
三、監測能力建設,包括對生態環境質量的監測和對生物資源監測。
四、管理能力建設,包括海洋牧場管理體系建設和管理政策研究等。
五、配套技術建設,包括工程技術、魚類選種培育技術、環境改善修復技術和漁業資源管理技術。
參考文獻
- ↑ 生態保護 |生態環境保護,我們這樣做 ,搜狐,2022-10-21
- ↑ 關於可持續發展與建設: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在這裡!,搜狐,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