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衛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火衛一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中文名 :火衛一

分類 :衛星

逃逸速度 :17.2m/s

火衛一(Phobos)是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小天體。火衛一是太陽系[1]最暗的天體之一。圍繞火星運動,一日圍繞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離約9378公里。

簡介

火衛一(Phobos,英語發音"FOH bus"福博斯)呈土豆形狀,一日圍繞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離約9378公里。它是火星的兩顆衛星中較大也是離火星較近的一顆。火衛一與火星之間的距離也是太陽系中所有的衛星與其主星的距離中最短的,從火星[2]表面算起只有6000千米。它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衛星之一,

火衛一是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小天體。圍繞火星運動,軌道距火星中心約9400km,也就是距離火星表面6000km。火衛一到其母星的距離比其他已知行星的衛星都要近。火衛一是太陽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體之一火衛一上有一個巨大的撞擊坑,叫斯蒂克尼撞擊坑。由於軌道離火星很近,火衛一的轉動快於火星的自轉。因此從火星表面看火衛一從西邊升起,在4小時15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划過天空在東邊落山。由於軌道周期短以及潮汐力的作用火衛一的軌道半徑在逐漸變小,最終它將撞到火星表面,或者破碎形成火星環。

火衛一是一顆形狀不規則的天體,大致是27公里長、22公里寬、18公里高。它在離火星9,235.6~9,518.8公里距離上每0.319天繞火星一周,這比火星自轉速率快,所以,如果人類到達火星,也可以看見火星的『月亮』西升東落,火衛一和火衛二大多被認為是捕捉到的小行星,也有一些人認為它們是起源於太陽系外的,而不是來自於小行星帶。

1971年11~12月,美國的水手9號火星探測器最早拍攝了火衛一和火衛二的照片。火衛一的輪廓尺寸為26.6千米×22.2千米×18.6千米,形狀有點兒像馬鈴薯(見圖)。它圍繞距火星平均距離約6000千米的軌道運動,旋轉一圈需要7小時39分鐘。由於尺寸和重量都很小,火衛一的萬有引力比較弱,僅相當於地球的1/1600。另外,火衛一的軌道正慢慢衰變(每100年下降9米),再過4000萬年將撞向火星。火衛一一直是科學家關注的研究對象,了解火衛一能夠讓我們獲得大量有關太陽系早期歷史的信息。俄羅斯「火衛一-土壤」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亞歷山大·扎克哈羅夫表示:「它可能為我們提供有關地球衛星以及其它行星衛星形成的線索,同時了解小行星撞擊在影響多岩類地行星方面扮演的角色。」火衛一的最長軸總是指向火星,有一面始終朝向火星,使其成為觀測火星絕大多數表面的理想場所。

在上世紀末,前蘇聯/俄羅斯曾先後制定並實施了兩個使用自主探測器研究火衛一的計劃,可惜由於探測器及運載火箭發生故障都沒有成功。第一個計劃開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期,出於技術和經費方面的考慮,打算製造兩個航天器,一個懸停在火衛一上空50米高度,進行電視攝像和科學實驗;另一個則執行火衛一採樣返回任務。兩個探測器的發射時間是1988年,故被稱為「火衛一-88」計劃。除了火衛一外,任務的研究目標也包括火星、太陽和宇宙空間[2]。

星體特性

軌道特徵

火衛一的環繞運動半徑小於同步運行軌道半徑,因此它的運行速度快,通常每天有兩次西升東落的過程由於它離火星表面過近,在火星上,緯度高於70.5°的地方,火衛一就位於地平線以下了。據推斷,由於它的運行軌道小於同步運行的軌道,所以潮汐力正不斷地使它的軌道越變越小(最近的統計數字表明,它正以每世紀2米的速度在減小)。所以,據估計大約4000萬年後,火衛一不是撞向火星,便是分解而成為光環(這同月亮的升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似)。

星體組成

火衛一和火衛二可能像C型小行星一樣是由富含碳的岩石組成的。但它們不可能是由純岩石組成的,因為它們的密度太低了。它們很可能是由岩石與冰的混合物組成的,並且它們都有很深的地殼坑。

前蘇聯的探測器火衛一2號探測到一種從Phobos上逃逸出的微弱但又持久的氣體。可惜的是,Phobos 2號在探測出這氣體的組成成份之前便無法工作了,水或許是最有可能的組成部分。

表面地形

Phobos上最顯著的地形特色是一個名為Stickney的大坑,這是前面所提到的Hall的妻子的名字。就像土衛一的環形山赫歇耳(Herschel)一樣(尺寸較小)。Stickney必然曾經具有過破壞火衛一的作用,現在火衛一表面上的一些大溝和條紋層脈極有可能是由於Stickney的影響而造成的。

發現探測

火衛一在1877年由阿薩夫·霍爾(Asaph Hall)發現,1971年由「水手9號」首次拍得照片,並由1977年的「海盜1號」、1988年的「火衛一號」進行觀測。

未來意義

火衛一和火衛二或許某天會成為了解火星的、非常重要的「空間站」。特別是隨着冰的存在的事實,它便是成為了研究火星的中轉站。

星體趣聞

火衛一密度很低,有人據此認為它是中空的,甚至還有人相信它實際是一艘「火星人造飛船」。火衛一的逃逸速度很低,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要是一個地球上的專業跳高選手能站到火衛一表面,他就能把自己「發射」進太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