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親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親王

親王為一國之君,清朝之前的親王均立國,封號一般為國號,如秦王、周王、楚王、齊王等。皇帝的稱號為朝號加諡號加帝,如漢文帝、漢武帝、明惠帝、明景帝等,親王的稱號為國號加諡號加王,如魯荒王、蜀獻王、楚昭王梁孝王等。

親王是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是中國古代皇室貴族中地位僅次於皇帝的高級爵位,親王的正妻為親王妃(漢朝稱為王后),地位視同皇帝最高等的妾室貴妃或皇貴妃,親王的嫡長子立為世子,諸子封為郡王,親王可世襲。親王的嫡母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生母如為妃嬪,則視親王封號尊封為某王太妃或某國太妃(漢朝稱為王太后),隨親王就藩封國,無子的妃嬪僅可尊封為皇太妃。

秦始皇統一諸國後,創"皇帝"為號,原先的諸國君主仍舊稱王。皇帝是天下之君的稱號,王是一國君主的稱號,但只有較大國家的國王才可稱親王,小國國王僅可稱郡王。在中國古代中原王朝內,親王是國一級君王的稱號,郡王則是郡一級君王的稱號。皇帝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所創的天下之君稱號,而歷代的親王則是沿制秦朝之前的諸國君主,其封國也大致相似,如燕王為燕國君主,趙王為趙國君主等,諸王的宮邸規制"亞天子一等"。

基本信息

名稱 親王 等級 王的第一等
地位 次皇帝一級 朝代 秦漢
類型 皇室爵位

基本介紹 天下之君稱帝,一國之君稱王,親王是王的第一等。親王是本國的君主,對上臣服於天下之君的皇帝,對下統領本國軍政文武。明朝早期的親王既管軍政,又管民生,手下都配有一位文相,一位武相,文相管國政,武相管軍隊。王宮的親兵護衛多達一萬五六,同時親王還可以指揮本國的駐軍。

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

"王"在漢語中為國君之意,即國王,國王又分親王和郡王兩等,按照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傳統,一般天子的伯叔兄弟諸子封國者為親王,其封號即為國號(如秦王、周王、楚王等),而周邊附屬國的國王則為郡王(如朝鮮王、越南王、琉球王等)。也就是說,親王只封授給皇帝家族的皇室成員,郡王則封授給向中央王朝稱臣朝貢的附屬國國君。郡王亦可作為皇室成員中次親王一等的貴族封爵(一般皇太子及親王之子封郡王),在部分朝代,也有少數以功臣而得封郡王者。

親王冠服 親王的服制朝冠和皇帝一樣,有帝王所使用的冠冕,只是皇帝的冠冕是十二旒,而親王和皇太子的冠冕是九旒。世子冠冕用八旒,郡王冠冕用七旒,臣下不可用旒。親王妃的冠服也和皇后一樣,身着鳳冠及翟衣,區別是皇后的鳳冠為"六屏",而親王妃的鳳冠為"四屏"。

《明史》中的"東宮"是皇太子之意,親王的冠冕冠服與皇太子相同,親王妃的冠服與太子妃相同。


《明史·輿服二》:"親王冕服俱如東宮,第冕旒用五采";"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導,紅組纓,兩玉瑱";"冕冠,玄表朱里,前圓後方,前後各九旒。每旒五采繅九就,貫五采玉九,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纊充耳,用青玉"。

親王冠服:助祭、謁廟、朝賀、受冊、納妃服袞冕,朔望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朝覲服皮弁。洪武二十六年定,冕服俱如東宮,第冕旒用五采,玉圭長九寸二分五厘,青衣纁裳。永樂三年又定冕服、皮弁制,俱與東宮同,其常服亦與東宮同。


親王妃冠服

《明史·輿服二》:親王妃冠服:受冊、助祭、朝會服禮服。洪武三年定九翬四鳳冠。永樂三年又定九翟冠,制同皇妃。其大衫、霞帔、燕居佩服之飾,同東宮妃。

明朝初定親王妃朝冠為九翬四鳳冠,後更定為九翟冠,制同皇妃,其禮服、朝服、常服等冠服則與皇太子妃相同。

明朝公主冠服與同輩的親王妃相同;清朝固倫公主冠服與同輩的親王妃相同,和碩公主冠服與同輩的親王側妃或世子妃相同。公主地位與皇子妃平等;同輩的皇妃、親王妃、長公主三者地位平等;同輩的皇太妃、親王太妃、大長公主地位亦平等。

禮儀 皇太子見長輩親王時,行四拜禮,親王坐受,無需回禮。洪武二十六年定,凡伯叔兄見天子,在朝行君臣禮,便殿行家人禮。伯叔兄西向坐,受天子四拜。

《清史稿》:王公進箋皇太子前致慶,皇太子詣武英殿與親、郡王等行禮。

清朝冊立皇太子時,皇太子須詣親王、郡王前行禮。

親王的儀仗與禮儀僅次於皇帝一等,公侯大臣要對親王行君臣之禮,伏而拜謁,無敢鈞禮。

親王入朝朝見天子時,公侯大臣均要伏而跪之,對親王行百官跪迎之禮。

按照《明史·禮志》中的記載,普通皇子,即皇太子的弟弟要對皇太子行禮,而皇太子要對皇帝的兄弟,也就是伯叔輩的親王行禮。

《明史·禮八》:是日,皇太子詣武英殿見諸叔,行家人禮,四拜,諸叔西向坐受。

冊寶

《明史·輿服四》親王冊寶:冊制與皇太子同。其寶用金,龜紐,依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文曰"某王之寶"。池篋之飾,與皇太子寶同。寶盝之飾,則雕蟠螭。

影響

同時,中國古代一些周邊國家受到中國的影響,也將本國的君主稱為親王,但只有一些較大國家的國王才可稱親王,如唐朝時期,日本國的君主在唐朝皇帝的冊文中便是親王。朝鮮國、琉球國等國的國王等級僅為郡王。朝鮮在古代是中國的附屬國,朝鮮國王的級別為郡王,但明朝建文帝特准其使用親王的冠服。

冊封

皇帝嫡長子立皇太子,諸子封親王;

親王嫡長子立親王世子,諸子封郡王;

郡王嫡長子立郡王長子,諸子封鎮國將軍,孫輔國將軍,曾孫奉國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

太子世襲皇帝、世子世襲親王、長子世襲郡王。

發展歷程

親王來源 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西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鄭樵《通志·職官略》:"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煬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並廢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

至唐"定製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自親王、郡王分設,一般一字王號為親王,兩字王號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儀封"汾陽王"。

明朝時期,親王的正式名稱為某王(如秦王、晉王等),其封地稱國(如秦國、晉國等),王璽稱"某國之寶"。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親王。

親王宗室

親王的正妻稱王妃(如秦王妃)。

親王的嫡長子(無嫡子時則為長子)年十歲,封世子(如秦世子),以後承襲王位;其餘諸子封郡王。嘉靖以後(由於俸祿壓力增加之故)更改為親王之子必須按照繼承王位之前的爵位向下承襲(即不允許旁支繼承的親王(如親王無子,其弟繼位)的兒子封郡王之位,而是根據該親王原有的封號,降等襲封)。

世子之嫡長子稱世孫,其正妻分別稱世子妃、世孫夫人。太子和親王、世子和郡王、世孫和鎮國將軍在子孫爵位的封號上沒有區別。

俸祿

親王之女封郡主,其夫稱儀賓。俸祿為每年800石。

明代親王

洪武末年,定俸祿為每年10000石(又分為本色祿米、折色、折鈔),但實際上後來因人而異,如永樂以後的歷代遼王的俸祿只有2000石。嘉靖之後,俸祿多為9000石。

《明史·輿服志二》中關於親王冕的規制相同:"冕服俱如東宮,第冕旒用五采";"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導,紅組纓,兩玉瑱";"冕冠,玄表朱里,前圓後方,前後各九旒。每旒五采繅九就,貫五采玉九,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纊充耳,用青玉"。其常服,洪武元年定,

烏紗折上巾。永樂三年定,冠烏紗折角向上巾,(亦名翼善冠,親王、郡王及世

子俱同。)袍赤,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玉帶、靴,以皮為之。

清代親王

根據清乾隆《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一《戶部·俸餉》所示,親王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

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莊、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親王和郡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級別是一樣,但是後代的襲爵待遇不一樣。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朝鮮

朝鮮在古代為明朝的附屬國,朝鮮國王的等級為郡王,但可使用和親王一樣的九旒冠冕。

一字王號

不完全統計 安王褒王 畢王汴王 邠王豳王 博王 蔡王 曹王 昌王 巢王 郴王 陳王 成王 郕王 崇王 楚王 代王

丹王 道王 德王 登王 鄧王 棣王 定王 端王 鄂王 恩王 豐王 酆王 鄜王 福王 撫王 葛王 恭王 谷王

觀王 光王 廣王 桂王 袞王 虢王 韓王 漢王 和王 賀王 恆王 衡王 華王 懷王 淮王 郇王 輝王 徽王 慶王 瓊王 榮王汝王 瑞王 潤王 商王 韶王 邵王 申王 深王 沈王 升王 盛王 壽王 舒王 蜀王 順王

宋王 蘇王 肅王 隋王 隨王 遂王 郯王 潭王 唐王 滕王 通王 威王 衛王 蔚王 魏王 溫王 吳王 婺王

會王 惠王 霍王 吉王 集王 紀王 濟王 冀王 嘉王 簡王 建王 江王 蔣王 絳王 晉王 涇王 荊王 景王

靖王 莒王 均王 康王 鄶王 夔王 朗王 澧王 涼王 梁王 遼王 魯王 潞王 茂王 孟王 密王 沔王 岷王

睦王寧王沛王彭王 邳王 平王 濮王 普王 戚王 祁王 齊王 岐王 蘄王 杞王 虔王 譙王 欽王 秦王

夏王 咸王 相王 湘王 襄王 忻王 莘王 信王 興王 邢王 秀王 徐王 許王 漵王 宣王 薛王 循王 雅王

延王 兗王燕王揚王 楊王 洋王 鄴王 伊王 儀王 沂王 義王 益王 翌王 翼王 殷王 英王 郢王 潁王

邕王 雍王 永王 裕王 豫王 沅王 原王 袁王 岳王 越王 鄆王 澤王 鄫王 澶王 漳王 昭王 召王 趙王

珍王 甄王 鎮王 鄭王 忠王 周王 資王 淄王 賓王 萬王 高王 貴王 同王 循王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