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貨幣政策目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貨幣政策目標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貨幣政策目標是指中央銀行制定和實施某項貨幣政策所要達到的特定的經濟目標,這種目標就是貨幣政策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

其中,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貨幣政策目標的內容

(1)穩定物價

穩定物價,又稱穩定幣值,這一目標的含義是指社會一般物價水平在一定時期以內大體保持穩定,不發生明顯的波動。

一般來說,一些國家的經驗表明,物價上漲率應控制在5%以下,以2%-3%為宜。

(2)充分就業

充分就業是反映勞動力的就業程度,是通過失業率高低來體現的。一般來說,中央銀行把充分就業目標定位於失業率不超過4%為宜。

(3)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一般以剔除價格上漲因素以後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來作為衡量指標。

對這一目標不能用量化的統一標準去衡量,只能根據本國的經濟實際與本國的以往某一時期經濟增長的經驗數據為依據,合理確定本國的經濟增長幅度。

(4)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的含義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對其他國家的全部貨幣收入和全部貨幣支出基本持平。

因為各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區別較大,處於經濟起飛階段的國家和處於經濟調整階段的國家,其國際收支狀況各不相同,所以應根據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確定並選擇國際收支平衡的標準。

貨幣政策目標的層次

貨幣政策目標包括終極目標和中間目標。

(1)終極目標。指中央銀行實行一定貨幣政策在未來時期要達到的最終目的。貨幣政策的實質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穩定貨幣的關係,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主要是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

(2)中間目標。指中央銀行為了實現其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而設置的可供觀測和調控的指標。

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關係

(1)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的矛盾

可能是失業率較高的物價穩定或通膨脹率較高的充分就業。

(2)穩定物價與經濟增長的矛盾

可能會出現經濟增長緩慢的物價穩定或通貨膨脹率較高的經濟繁榮。

(3)穩定物價與國際收支平衡的矛盾

可能會出現本國通貨膨脹(別國相對物價穩定)下的國際收支逆差或本國物價穩定(別國相對通貨膨脹)下的國際收支順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