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條目名稱 |
中文名:都柿 界:植物界 科:杜鵑花科 別名:藍梅、篤斯、篤柿、嘟嗜、都柿 |
都柿,又稱「篤斯」,學名篤斯越桔,即藍莓。為杜鵑花科 越桔屬野生落葉灌木,漿果成熟之後為藍紫色,球形或橢圓形,果皮有白霜。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俄羅斯,北歐,北美等同緯度地區,果實內含有豐富的苯甲酸,以篤斯為原料釀造的果酒系列,長期飲用,對心腦血管具有保護作用,並具有抗衰老作用,傳統中醫用該果治療腹瀉,腸炎,胃火。[1]
植物簡介
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俄羅斯,北歐,北美等同緯度地區,果實內含有豐富的苯甲酸,以篤斯為原料釀造的果酒系列,長期飲用,對心腦血管具有保護作用,並具有抗衰老作用,傳統中醫用該果治療腹瀉,腸炎,胃火。
營養價值
我國主要生長在北緯52度以北「五星級地帶」的大、小興安嶺原始森林,純天然、無污染,經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檢測,藍莓果汁中含有19種氨基酸,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比例適當。此外,果汁中還檢測出維生素D、鈣、磷、鐵、鋅,尤其是還含有抗癌元素——硒。尤其是維生素A、B、C的含量特別高, 每百克鮮果中含蛋白質約0.27g,碳水化合物(以葡萄糖、果糖為多)約6g,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含量約2.3g,胡蘿蔔素0.25mg,維生素C含量高達53mg。同時其營養成份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生物有效性極高,可食,亦可釀酒。作為野生漿果中的極品。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十大最佳營養食品之一」。
培育養殖
- 藍莓為灌木,每叢應有結果枝條25-30條,第2年開花結果,但產量較小,第3年有適當的產量,第5年進入豐產期,其壽命50年,平均單株產量3-6公斤,平均單果重2克,一般每畝定植300株左右,平均產量1500-2000公斤。
- 藍莓適應性強,喜酸性土壤,一般要求土壤pH值為4.5-5.5;土壤應鬆軟,有機質含量一般為8%-12%,喜濕潤,抗旱性差。其主栽品種有高叢藍莓,株高2米左右,可抵抗-25--30℃的低溫,一般每畝定值330株;半高叢藍莓,株高1.0-1.2米,可抵抗-35--38℃的低溫,一般每畝定植330株;矮叢藍莓,株高0.5米,可抵抗-40℃以上的低溫,一般每畝定值的500-800株,適合於寒帶栽培。藍莓育苗技術可採用根櫱繁殖、根條繁殖、扦插繁殖和組織培養繁殖。
- 引起藍莓病害的有真菌病害、細菌性病害和線蟲等。我國為新引種栽培區,病蟲害的發生較少。
- 藍莓果實為漿果型,耐貯性較強,在室內l8-26℃常溫條件下,採用小包裝 (小食品盒)鮮果可保存2周不改變原來風味,如低溫保存其保鮮期會更長,氣調儲藏可達3個月左右。
商業前景
- 到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的藍莓栽培面積已近20萬公頃,形成了集藍莓栽培、果實貯藏加工及市場銷售於一體的龐大藍莓產業。美國的藍莓生產不僅供應本國,而且外銷到加拿大、日本、中國台灣和歐洲等國。藍莓鮮果在國際市場上售價昂貴,每500克價格為10美元左右,鮮果大量收購價格為每500克4-5美元。目前,全世界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開始藍莓產業化栽培,市場容量大,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 我國的藍莓品種主要來源於美國和日本,現已引進適宜我國南北各地種植的品種100多個,適合在全國各氣候條件下栽培。其中矮叢藍莓適於在我國東北地區種植、北高叢藍莓和半高叢藍莓適宜在我國東北以南和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種植、南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適宜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種植。我國藍莓的種植區域廣闊,加上保護地栽培的應用為建立藍莓的周年生產供應提供了保證。由於藍莓初登華夏大地,全國種植面積不足1萬畝。可以預測:栽培1畝地藍莓,產量按1500公斤計算,市場最低售價(鮮果)為每公斤20元,每畝可收入3萬元,其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是蘋果、桃等大眾品種的20多倍。種植藍莓必將成為我國一種新興的快速致富產業。
視頻
看看,咱林區今年這都柿情況也不妙啊
參考資料
- ↑ 兒時記憶——都柿、山茄子,人民資源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