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沙國,是西漢時期湖南歷史上出現的諸侯封國之一。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劉邦正式稱帝,建立西漢王朝後,西漢時期在行政區劃管理上改秦朝的郡縣制為郡縣制與封國制並行,即「郡國制」。
西漢長沙國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廢除,共存在209年;轄境承襲秦代長沙郡轄境,將秦長沙郡治所「湘縣」改名「臨湘縣」作為國都。漢代開國功臣吳芮被封為第一任長沙王[1]。
公元8年(西漢孺子嬰初始元年),王莽篡權建立新朝,西漢所封諸侯王國、侯國全部廢除;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縣改名「撫睦縣」;公元25年東漢建立,公元26年(建武二年),劉秀遙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建「長沙國」,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勢,到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長沙相韓福、桂陽太守張隆、零陵太守田翕、蒼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錫光等,相率遣使貢獻,悉封為列侯,至此,包括長沙在內的湖南全境正式歸於東漢;公元37年,劉秀以長沙王劉興等「皆襲爵為王,不應經義」,將其改封為臨湘侯,又將長沙國廢除,改為「長沙郡」。歷史學上將漢朝長沙國劃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
漢朝時期,長沙國為當時的直屬朝廷管理的一級行政區,即行政級別與同時期的「郡」相同。但「國」相比「郡」來說,享有很高的自治權,並且國有立王。
漢朝之後,在六朝時期長沙國繼續分封。
西漢
吳氏長沙國
長沙城(臨湘古城)作為長沙國藩都,位於長沙國的中心地帶,為歷代長沙王的駐所和長沙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古書《水經注》記載,臨湘城系吳芮始封長沙王建築。公元前157年,吳氏長沙國廢除[2]。
吳氏長沙國時期,為古代長沙歷史上輝煌時期,政治上始終臣服於朝廷,是西漢王朝的忠實諸侯王國。劉邦所封八個異姓諸侯王彭越、韓信、英布等七個諸侯王全部在消滅異姓王風潮中被漢朝朝廷滅除,唯獨吳氏長沙國因為勢力狹小,又死命效忠,得以被漢高祖與呂后放過。就是淮南王英布(即長沙王吳芮之女婿)反叛,長沙王吳臣(吳芮之子)還大義滅親,謀殺了他的姐夫英布。
吳氏長沙國自吳芮始封,到前157年其五世孫吳著死,因無子被撤除,吳氏長沙國共傳5代,歷時46年。王國的官吏制度與西漢朝廷相同,設有國相(漢高祖初曾稱柱國),由朝廷直接委任,名為輔佐諸王,實際上是派來掌握本國實權以控制地方的。
視頻
長沙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九個鮮為人知的地方政權,品略圖書館, 2018-5-30
- ↑ 湖南省長沙市歷史沿革,搜狐,20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