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58.15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沙叶 的原始碼
←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沙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沙叶</big> ''' |- | [[File:0035036019603995 b.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29.photophoto.cn/20131219/0035036019603995_b.jpg原图链接][https://image.so.com/view?q=%E5%A4%A7%E6%B2%99%E5%8F%B6%20(%E4%B8%AD%E8%8D%AF%E6%9D%90)&src=tab_www&correct=%E5%A4%A7%E6%B2%99%E5%8F%B6%20(%E4%B8%AD%E8%8D%AF%E6%9D%90)&ancestor=list&cmsid=95564b18abb4c727021e01206c68dede&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82#id=6c50ffda9c22ba0c1a5abd8c7e5a0469&currsn=0&ps=60&pc=60 来自 37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拼音Dà Shā Yè 别名大叶满天星 来源茜草科大沙叶属植物满天星Pavetta hongkongensis Brem.,以全株、根、叶入药。[[四季]]可采,将根、叶等分别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活血祛瘀。用于中暑,[[感冒发热]],肝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沙叶 拼音Dà Shā Yè 别名大叶满天星(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沙叶的茎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灌木,高1~4米;小枝有棱和明显的节。叶膜质,对生,椭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渐尖,基部楔形,叶上面散生多数突起的小"痣点";托叶三角形,[[脱落]]或部分脱落。花白色,生于小枝的顶部;花枝的节数不等,但通常2节;伞房花序秃净,3歧,多花;[[花序]]柄长约2厘米;萼近钟状,有不明显的小齿;[[花冠]]高脚碟状,[[管狭]]圆柱形,长1.5厘米,裂片4,矩圆形,旋转排列;雄蕊4,花丝短;子房2室,花柱线状,长突出。核果球形,径约6毫米,干后变黑,有皱纹。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地、路旁、林缘或疏林下。分布于广西、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甙、氨基酸、糖类、γ-谷甾醇等。 性味苦辛,寒。 ①《本草求原》:"苦辛,平。"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治暑热痧胀,跌打损伤,风毒疮疥。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飞沙疵,疥癞。" ②《岭南采药录》:"治风毒,痧胀。"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活血去瘀]]。治感冒发热,肝炎,跌打损伤,防治中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煎水当茶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沙叶 拼音Dà Shā Yè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Hongkong Pavetta 别名大叶满天星、满天星、山铁尺、[[青风木]]、港大沙叶、香港大沙叶、茜木、巴佛他树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大沙叶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vetta hongkongensis Bremek .[p.indica auct non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1-4m。[[小枝]]常有棱角,无毛。叶对生,薄纸质;叶柄长1-2cm;托叶阔卵状三角形,长约3mm,内面被白色长毛;叶片长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8-15cm,宽3-6.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散生多数点状菌瘤,下面近无毛或沿中脉上被短柔毛。聚伞花序顶生,稠密而多花;总花梗长1-4cm;花大,白色;花梗长3-6cm;萼简钟形,长约1mm;先端不明显4裂,[[花冠]]简长约15mm,先端4裂,裂片卵开,长4-5mm,内面基部被疏柔毛;花药伸出,线形,开花时部分旋扭。[[果球]]形,直径约6mm,花期3-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嫩枝黑色或浅褐色,有棱及明显的节。叶对生,薄纸质,争缩,展平后呈椭圆状宽披针形,长8-15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浅灰绿色,下面色稍浅,叶面隐约可见黑色小点,对光照视小点清晰;叶柄长约1cm;托叶[[三角形]],多[[脱落]]。枝顶偶见残留的伞诚心诚意太聚伞花序。气微味微苦。以枝嫩、叶多色灰绿、不带花者为佳。 化学成分叶含有黄酮甙,氨基酸,糖类,γ-谷甾醇(γ-sitosterol),槲皮醇(quercus alcohol)和一低熔点的羰基化合物(carbonyl compound) 性味苦辛;寒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感冒发热;中暑;[[肝炎]];跌打损伤;风毒疥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疥癞。2.《岭南采药录》:治风毒,痧胀。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活血去瘀。治感冒发热,肝炎,跌打损伤,防治中暑。 摘录《中华本草》<ref>[https://www.pingguolv.com/zy/gongxiao/82799.html 香港大沙叶的功效与作用],苹果绿, 2017-02-07 </ref>
返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沙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