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244.1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三張犁 的原始碼
←
三張犁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三張犁''' </p> |- |<center><img src="https://g.udn.com.tw/upfiles/B_RA/railwayTaiwan/PSN_PHOTO/866/f_11592866_1.gif"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udn.com/railwayTaiwan/18840877 圖片來自udn] </small> |} '''三張犁''',時稱'''三犁''',為[[臺北]]古地名之一,[[臺灣清治時期|清治時期]]為'''三張犁庄''',[[臺灣日治時期|日治中期]]改制為不設[[町 (行政區劃)|町]]的郊區[[大字]]。 位於為[[臺北盆地]]東南緣,[[象山 (台北市)|象山]]、[[拇指山]]西面、[[新埤山]]北面、[[信義路_(台北市)#歷史|松勤街]]以東的區域<ref name="臺灣百年歷史地圖">{{cite web |title=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日治行政區_街庄(1900年代) |url=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website=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accessdate=2019-03-06 |archive-date=2019-06-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30201431/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dead-url=no }}</ref>。大致包含現今[[臺北市]][[信義區 (臺北市)|信義區]]三張、三犁、六合、泰和、惠安、雙和、嘉興、景新、景聯、景勤等里。 現劃為吳興[[臺北市次分區列表|次分區]]以及六張犁次分區東北部;三張犁北邊的[[興雅]]設有三張犁次分區,但未包含傳統三張犁地區。 地名由來與[[臺灣清治時期|清治時期]]開墾[[臺灣]]的[[墾照]]有關。[[清廷]]發放墾照時,常使用[[犁 (單位)|犁]]作為面積單位,而一犁耕地面積約有五[[臺甲|甲]]地。因為該地區開墾區域面積為「三犁」十五甲,故稱為三張犁。
返回「
三張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