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108.13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港矛盾 的原始碼
←
中港矛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中港矛盾'''<br><img src="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2584059/org/c718b2b4014b806dafd21bac96409747.jpg/KfgO0fFloJ2IxjjkXk5fi3g9Afj-qNUlzPe1isz3tYo?v=w1440r16_9"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hk01.com/%E5%91%A8%E5%A0%B1/309191/%E4%B8%AD%E6%B8%AF%E7%9F%9B%E7%9B%BE-%E6%B4%97%E8%85%A6%E5%BC%8F%E6%AD%8C%E9%A0%8C%E9%9B%A3%E5%A5%8F%E6%95%88-%E5%B9%B4%E8%BC%95%E4%BA%BA%E5%A6%82%E4%BD%95%E8%AA%8D%E5%90%8C%E4%B8%AD%E5%9C%8B%E4%BA%BA%E8%BA%AB%E4%BB%BD 圖片來自hk01]</small> |} '''中港矛盾'''或称'''港中矛盾'''、'''陸港矛盾'''、'''中港衝突''',是指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後,[[中國大陸]]與[[香港]]之间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文化和移民等之一系列矛盾衝突。 1997年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建制派 (香港)|建制派]]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引起了[[香港本土派]]的不满。部分[[香港人]]認為,中国共产党和香港政府輕視「[[一國兩制|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担忧香港政府將[[大陆人]]利益放在港人利益之上,削弱港人地位和[[公民權利]]。 2012年[[梁振英]]上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香港行政長官]]後,被指加速推行[[深港关系|港深两地融合]]的政策,包括不顧香港承載力地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引发的种种弊处亦進一步激化矛盾。同年,[[習近平]]出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總書記]]執政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中國的人權]]狀況持續惡化,當局大力打壓社會的反對聲音,港人對[[中國共產黨]]治下的中國觀感日益變差。 隨著矛盾激升,加上[[2016年及2017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改的決定]]的催化,以及對香港政府經貿、文化政策的不满,衝突由以往的民間層面激化到政治層面。[[雨傘革命]]就成了衝突積累的最終總爆發。《[[蘋果日報 (香港)|苹果日报]]》评论称,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何清漣]]则认为,陸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不少香港人擁有[[香港文化|自身文化]][[歸屬感|認同感]],並且香港與大陆在政治、制度及文化、习惯等其他多方面有差異。陸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減弱,部分香港年輕人開始支持[[港獨]]、呼吁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的捍衛,並同[[台灣獨立運動]]及台湾[[泛綠]]陣營更為友好。出於對[[香港社會]]、政治及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香港人移民[[台灣]]、[[加拿大]]等地的人數在近年來也有所增加。在2016年台灣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統計便顯示共有1086名港人獲台灣發出定居許可,較2015年大幅上升逾四成。 有評論人士在報章撰文,認為1997年以後的各方面事態發展導致中國大陆民众对香港的印象多趨於负面,對“香港独特性”感到疑惑、不解甚至反感,并出现了2012年[[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等語言暴力事件,經過相關報導後也让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產生负面印象,以致有“[[蝗蟲論]]”等不友善的言论和“[[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立法會宣誓風波]]<ref>[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605473 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bbc</ref> ”等行为出現。
返回「
中港矛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