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5.57.2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 的原始碼
←
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范螽</big>''' |- |<center><img src=https://p5.itc.cn/images01/20230716/8088f802c2734c619bb950598d1c7400.jpe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p5.itc.cn/images01/20230716/8088f802c2734c619bb950598d1c7400.jpe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说起范蠡,人们都非常熟悉,春秋末期那个著名的美人计就是范蠡和文种一块设计的,西施也是范蠡奉命巡行全国甄选的,后来西施乱吴宫,勾践灭吴雪耻。民间还有个美丽的流传,说西施曲线救国成功后,范蠡和美人重温旧情,隐姓埋名,隐居世外,做了神仙眷侣。其实不然,越国复兴后,西施的去向成了一个谜,而范蠡,只是完成了一个政治任务而已,不管以前他们之间有没有故事,他的余生,和[[西施]]一点关系都没有。<ref>[https://www.gugong.net/renwu/42097.html 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 故宫历史网] </ref> [[范蠡]]是越国的重臣,他为勾践出谋划策二十多年,期间赤胆忠心,竭尽所能。勾践称霸以后,范蠡被称为上将军,地位仅次于上卿(宰相),按说此时的范蠡功成名就,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但他凭借政治家的敏锐,嗅到了危机。和勾践合作这么多年,他非常了解勾践的性格“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何况,范蠡觉得自己名气太大,唯恐功高盖主,于是,他递交了辞职信:君主有忧,臣应为君王分担,君主遭受侮辱,臣应为君死难,以前您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没死,是想为您雪耻,如今大仇已报,请您惩戒我,杀了我吧。勾践反而说:“我还要和你共享成果呢,你不能拒绝,否则,我就杀了你。”范蠡更不敢久留了,他散尽所有家产,偷偷的乘船渡海到了齐国。勾践下令将会嵇山作为范蠡的封邑,可是,范蠡才不会上当呢,他至死都没有回归越国。 到达齐国后,范蠡挂念着好友文种,两人交情深厚,曾经无数次“抵掌而谈”,“终日而语” 。他写信警醒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看后,称病不朝,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就说文种有异心,想造反,勾践起了杀心,赐给文种一把剑,文种自杀了。自古功臣都不得善终,范蠡明白这个道理,并用聪敏睿智成功逃脱。 在齐国,范蠡隐姓埋名,改姓名为鸱夷子皮,他和家人白手起家,开垦农庄,拓展产业,凭借灵活的商业头脑,以及良好的经营信誉,没过多久,范蠡就成为资产几十万的富豪。齐国国君听闻他才能和人品俱佳,非常欣赏他,就让他担任了宰相。不久,范蠡开始反思:居家置业到达千金,现在又官至宰相,这已经是人生顶峰了,长期如此,怕承受不起,恐有祸端。于是,范蠡选择急流勇退,他归还了齐国相印,又把所有家产分给亲朋好友和四周乡邻,而自己,只带了一点贵重的珍宝,就秘密离开了,范蠡后来定居陶地,直至终老,后世称他为陶朱公。 范蠡的选择是对的,这个陶地确实是一块福地,“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弃政从商的范蠡在这儿又重新创业,他开垦农庄,发展畜牧,还从事各种贸易活动,不久,又积累了巨额财富,富甲一方。范蠡性格洒脱,对人温和友好,为人慷慨大方,他仗义疏财,乐善好施,遇到天灾人祸时,常开粥场赈济灾民。“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做官是忠臣,经商是奇才,为人是良人,范蠡的人生堪称完美。“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是史书对范蠡平生的概括,世人赞誉其“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司马迁]]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三次迁居,都美名天下。他的每一次离开,都是审时度势,舍弃贪欲,而每定居一个地方,都会功成名就。有舍才有得,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真正聪明的人,一生都在做减法。<ref>[https://www.sohu.com/a/700690869_120900450 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 搜狐网那] </ref>
返回「
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