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134.15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元曲 的原始碼
←
元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元曲.jpg|26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g31.ddimg.cn/52/3/22454341-1_o.jpg 原图链接][https://www.amazon.cn/%E5%85%83%E6%9B%B2%E9%89%B4%E8%B5%8F/dp/B002UWKR2C/ref=redir_mobile_desktop?ie=UTF8&%2AVersion%2A=1&%2Aentries%2A=0 来自 亚马逊 的图片]]]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曲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ref>[https://www.jianshu.com/p/dbc0bca2d306 门道文化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简书,2018-07-17</ref>。而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音乐]]部分亦有宫调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宫四调。 相对于艳丽的词,曲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评:“词与曲是孪生兄弟,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 [[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元军大举进攻南宋,给予元曲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元杂剧源自宋杂剧、金院本。剧作家痛经变乱,对社会人生颇多感悟,写出了深刻思考人生处境与命运的剧本,通过“情”来透视社会。而散曲创作则内容广泛,当中以叹世归隐的主题最为突出。 后来列出了元人四大剧,包括《[[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返回「
元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