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克萊曼·艾德禮 的原始碼
←
克萊曼·艾德禮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officeholder | name = 艾德礼伯爵 {{small|阁下}}<br>{{small|The Rt Hon. The Earl Attlee}} | honorific-suffix = {{small|{{Post-nominals|country=GBR|size=100%|KG|OM|CH|PC|FRS}}}} | image =<img src="https://i.pinimg.com/originals/d5/01/d6/d501d6d0a8edebb9d59b6abc23a1f49f.jpg" width="220" ><br><small>[https://i.pinimg.com/originals/d5/01/d6/d501d6d0a8edebb9d59b6abc23a1f49f.jpg 原圖鏈結]、[https://ar.pinterest.com/pin/389139224027858031/ 圖片來自pinterest]</small> | order = [[英国首相|联合王国首相]] | term_start = 1945年7月26日 | term_end = 1951年10月26日 | deputy = {{le|赫伯特·莫里森|Herbert Morrison}} | monarch = [[乔治六世]] | predecessor = [[温斯顿·丘吉尔]] | successor = 温斯顿·丘吉尔 | order1 = [[英国副首相|联合王国副首相]] | term_start1 = 1942年2月19日 | term_end1 = 1945年5月23日<br>(战时内阁) | monarch1 = [[乔治六世]] | primeminister1 = 温斯顿·丘吉尔 | predecessor1 = 职位创立 | successor1 = {{le|赫伯特·莫里森|Herbert Morrison}} | order2 = [[反对党领袖 (英国)|反对党领袖]] | term_start2 = 1951年10月26日 | term_end2 = 1955年11月25日 | monarch2 = [[乔治六世]]<br />[[伊丽莎白二世]] | primeminister2 = 温斯顿·丘吉尔<br />[[安东尼·艾登|安东尼·艾登爵士]] | predecessor2 = 温斯顿·丘吉尔 | successor2 = {{le|赫伯特·莫里森|Herbert Morrison}} | term_start3 = 1935年10月25日 | term_end3 = 1940年5月11日 | monarch3 = [[乔治五世]]<br />[[爱德华八世]]<br />[[乔治六世]] | primeminister3 = [[斯坦利·鲍德温]]<br />[[内维尔·张伯伦]] | predecessor3 = {{le|乔治·兰斯伯里|George Lansbury}} | successor3 = {{le|哈斯丁斯·里斯-史密斯|Hastings Lees-Smith}} | office4 = [[工党领袖 (英国)|工党领袖]] | deputy4 = {{le|亚瑟·格林伍德|Arthur Greenwood}}<br />{{le|赫伯特·莫里森|Herbert Morrison}} | term_start4 = 1935年10月25日 | term_end4 = 1955年11月25日 | predecessor4 = {{le|乔治·兰斯伯里|George Lansbury}} }} '''第一代艾德禮伯爵克萊曼·理查·艾德禮''' {{Post-nominals|country=GBR|size=100%|KG|OM|CH|PC|FRS}}({{lang-en|'''Clement Richard Attlee, 1st Earl Attlee'''}},{{bd|1883年|1月3日|1967年|10月8日|catIdx=Attlee, Clement}}),[[英國]][[政治家]],1945年大選帶領[[英國工黨|工黨]]取得壓倒性勝利,並意外地擊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領導英國的[[邱吉爾]],出任[[英國首相]]一職。艾德禮是工黨首位能夠度過一個國會會期,並能在國會擁有多數優勢的首相。此外,他也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英國工黨黨魁。 在艾德禮政府的帶動下,英國在戰後走入了「[[戰後共識]]」的階段。「戰後共識」乃原始於在1942年發表的《[[威廉·貝弗里奇|貝弗里奇報告]]》,該報告建議英國戰後應擴充社會服務系統,並按照[[凱恩斯主義]]的方針,推行[[充分就業|全民就業]]等政策。這報告後來被艾德禮政府所接納,結果他在任內大力為公用事業和主要工業進行了[[國有化]],並設立了[[國民保健署]],使英國逐漸走上[[福利國家]]的道路。保守黨最初反對這種方針,但不久以後卻支持<ref>[http://www.conservatives.com/tile.do?def=party.history.page Conservative Party website - the postwar consensus] </ref>,並為歷屆政府所沿襲,因此產生了所謂的「戰後共識」。「戰後共識」的時代一直至[[戴卓爾夫人]]在1970年代成為[[英國保守黨|保守黨]]黨魁才走上終結。 在對外事務上,艾德禮政府見證[[大英帝國]]的急速解體,當中以[[印度次大陸]]地區最為顯著,[[印度]]、[[緬甸]]、[[錫蘭]]和[[巴基斯坦]]都相繼獨立。 根據2004年「国际市场和舆论研究机构」({{lang|en|MORI}})的調查顯示,艾德禮得到大多數受訪[[教授]]的肯定與推介,因而獲選為20世紀[[和平年代|和平時期]]最具效率的[[英國首相]]。
返回「
克萊曼·艾德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