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6.2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八国联军侵华 的原始碼
←
八国联军侵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八国联军侵华</big> ''' |- |<center><img src=http://www.laozhaopianxiufu.com/upload/2018/10/2018100754979953.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laozhaopianxiufu.com/post/1261.html 来自 派谷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名 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发生时间: 1900年5月28日–1901年9月7日 地 点: 中国北部(京津冀地区) 参战方: 八国联军 VS 清政府、义和团 结 果: 八国联军胜利,签订《辛丑条约》,清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参战方兵力: 联军:51755人,51艘军舰 清军、义和团:160000人 伤亡情况: 联军:阵亡约2500人 清军、义和团:阵亡约15000人 战争导火索: 德国公使克林德被刺杀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是指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英、俄、日、法、意 、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E·西摩尔率领联合特遣队2000余人分批由天津租界进犯北京,经廊坊之战,伤亡近300人,被迫退回天津。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7月14日,占领天津。8月4日,联军自天津出发,先后攻占北仓、杨村、河西务、通州等战略要地。14日攻陷北京,尔后 纵兵抢掠3天,并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此后,继续增兵,自京、津出兵四向攻掠,控制了南至正定、北至张家口、东至山海关、西至娘子关的京津四周要隘。联军初期没有成立联合指挥部,作战时通过司令官联席会议分配任务。8月17日,决定由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任联 军总司令。10月17日,瓦德西进京,设总司令部于紫禁城,并成立军事殖民机构“北京管理委员会”于理藩院衙门。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ref>[https://www.360kuai.com/pc/9d99b8e4fff96f63b?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 八国联军侵华的国家,只有这2国道歉,还并归还了掠夺的国宝]快资讯</ref>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清帝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强便开始对大清帝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1894年之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大清帝国的热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 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图吞并大清帝国。
返回「
八国联军侵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