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八月朔日作天光澄绛河 的原始碼
←
八月朔日作天光澄绛河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八月朔日作天光澄绛河.jpeg|有框|右|<big>乾隆印迹图</big>[https://cmsimg01.71360.com/data/u14891/public/201811/20181120/2018112008562540911.jpg 原图链接][http://www.sinoyitian.com/article-item-441.html 来自 sinoyitian 的图片]]] 《'''八月朔日作天光澄绛河'''》是清朝弘历的[[作品]]。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ref>[http://www.doc88.com/p-0704737822808.html 四库全书概述及其利用],道客巴巴,2013-04-14</ref>;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但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center>八月朔日作天光澄绛河</center> {{Cquote| 天光澄绛河,云影敛青螺。 最是仲秋届,偏饶塞景多。 对时协平秩,昔日此卷阿。 霁色生馀暖,还欣利晚禾。 |[清]弘历}}
返回「
八月朔日作天光澄绛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