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54.1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刘安 的原始碼
←
刘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東亞女性歷史人物 |名稱=''[['刘安]]''' |身份=阜陵侯<br>淮南王 |國家=汉武帝时期 |畫像= [[File:刘安.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e0b7e5b4d98328ed.jpg?size=296x415 原图链接]]] |說明= |姓=刘 |名=安 |姓名=刘安 |字= |官職=淮南王 |封爵= |道号=黄老道家 |其他名號= |出生年=前179年 |出生地=安徽淮南 |婚年= |逝世年=前122年 |逝世地= |諡號= |墳墓= |父親=淮南厉王刘长 |母親=雍氏 |兄弟= 弟 济北贞王刘勃<br>衡山王刘赐<br>东成侯刘良 |姊妹= |子=刘迁 |女=刘陵 |其他親屬= |注釋= }} '''[[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是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养生学家、琴家。公元前164年,汉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他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潜心于治国安邦,著书立说。他曾有门客数千,并与众门客一起完成了名著《[[淮南子]]》。该书包罗万象,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学、历史、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 孝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举兵反叛,吴国使者到淮南联络,刘安意欲发兵响应。淮南国相说:“大王如果非要发兵响应吴王,臣愿为统军将领。”淮南王就把军队交给了他。淮南国相得到兵权后,指挥军队据城防守叛军,不听刘安的命令而为朝廷效劳;朝廷也派出曲城侯蛊捷率军援救淮南:淮南国因此得以保全。 刘安好读书鼓琴,辩博善为文辞,不喜欢嬉游打猎,很注意抚慰百姓,流誉天下。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其中有苏非、李尚、左吴、陈由、雷被、毛周、伍被、晋昌及大山、小山等等,在其主持下编写《[[鸿烈]]》(后来称《[[淮南鸿烈]]》,也称《[[淮南子]]》)。 当时汉武帝喜好文学,对父辈刘安较为尊重。每次给予书信,常召司马相如等文士看过草稿才发出。刘安入朝献上新作,往往为汉武帝喜爱而秘藏。曾受命写《[[离骚传]]》,早上受诏,日食时就献上。又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每次宴见,谈说政治及方技赋颂,直到黄昏才罢休。 刘安崇尚道家学说,以“无为而制”思想治国,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淮南国力越来越强,威胁到了朝庭。刘安崇道的思想,也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相左。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刘安被迫自杀。 刘安亦为琴家,曾作琴曲《[[八公操]]》传于世间。刘安好道术,传说正月里有八位神仙降于刘安之庭,即所谓“八公”。八公告诉刘安:“吾一人能坐致风雨,立起云雾。一人能收絷虎豹,役使鬼神。一人能分形易貌,坐在立亡。一人能乘虚越海,呼吸千里。一人能入蹈水火,兵刃莫中。一人能变化转徙,惟意所为。一个能防灾辟害,长生久视。一人能煎泥为金,乘龙太清。在王所欲。”刘安于是大喜,作琴曲<ref>《八公操》。</ref>
返回「
刘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