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16.3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副櫛龍屬 的原始碼
←
副櫛龍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副櫛龍屬'''<br><img src="https://i2.kknews.cc/SIG=7p5m17/9r000092snsrr15p0q7.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kknews.cc/science/z3jem3.html 圖片來自kknews]</small> |} '''副櫛龍屬'''或'''似櫛龍屬'''(屬名:''Parasaurolophus'',意為“幾乎有冠飾的[[蜥蜴]]”),是[[鴨嘴龍科]][[恐龍]]的一屬,是鸭嘴龙科里面发现化石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属,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約7,650萬年到7,300萬年前。 副櫛龍是種[[植食性]]恐龍(實際上要到[[中生代]]末期才有[[草]]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稱為[[草食性]]恐龍),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连接鼻头一直到后脑勺的头冠为其标志性特征。目前已有三個被承認種:[[模式種]]'''沃克氏副櫛龍'''(''P. walkeri'')、'''小號手副櫛龍'''(''P. tubicen'')以及短冠飾的'''短冠副櫛龍'''(''P. cyrtocristatus'')。 副櫛龍的首次敘述是在1922年,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藉由在亞伯達省發現的一個頭顱骨與部分骨骸敘述。副櫛龍為常見的鴨嘴龍類,但目前良好标本为少數,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美國]]的[[新墨西哥州]]與[[猶他州]]。副櫛龍因牠們的頭蓋骨上大型、修長的冠飾著名,冠飾往頭後方彎曲。副櫛龍的最親近物種應是最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新發現的[[卡戎龍]],兩者的顱骨類似,可能具有相似的冠飾。這種結構引起許多科學文獻的討論;現在對於該冠飾主要功能的意見包括:辨別性別與物種、共鳴器、以及調節體溫。 副櫛龍最先被認為與[[櫛龍]](有冠飾的蜥蜴)是近親,但并非如此,反而是和没有头冠的[[爱德蒙托龙]]相近。
返回「
副櫛龍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