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75.8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剧 的原始碼
←
南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南剧</big> ''' |- | [[File:南剧.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南剧 地理标志;恩施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戏曲 别名;南戏、施南调 代表曲目;《封神》《三国》《花开时节》 遗产编号;Ⅳ-125 申报地区;湖北省来凤县、咸丰县 |} '''南剧''',[[湖北]]省来凤县、咸丰县的传统戏曲,又称南戏、施南调,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主要流行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起源于鄂西容美土司时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南剧是巴、楚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又是土家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对于研究巴、楚文化及恩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湖南荆河汉戏有渊源关系;北路声腔由"秦腔"的梆子腔衍变而成,上路系弹戏,川梆子。此外还吸收有昆曲,高腔、民间小曲,宗教祭祀音乐的精华,形成一种有地方特色的杂腔。 2008年6月7日,南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返回「
南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