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1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明小王朝 的原始碼
←
南明小王朝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南明小王朝'''顺治元年(1644),明朝的官僚为了逃避覆亡的命运,决定拥立新君。阉党领袖马士英等人拥护明神宗的孙子福王朱由崧,同年五月十五日,福王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弘光政权虽然把“[[讨贼复仇]]”做为宗旨,但马士英等人把持朝政,贪赃枉法,热衷于争权夺利。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迅速南下,攻克多个城市。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同年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等人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捕,在北京被处死。弘光政权覆灭。<ref>[https://www.sohu.com/a/834248713_121144260 原创 江北四镇降清:22万明军充做满清“带路党”,南明崩溃的起点]搜狐</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bc1c3b7dce4aad9c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同年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历史上把这一年称作隆武元年。隆武政权建立之初,唐王下诏亲征讨伐清军,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军政大权掌握在郑芝龙手里,顺治三年(1646)七月,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洽降。把福建让了出来,清军长驱直入。隆武帝逃往汀州,同年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权灭亡。 清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二十八日,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权[[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顺治三年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该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 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初二,大臣们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为帝,改元绍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攻入广州,朱聿等人都被杀死。绍武政权仅存41天。 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初八日,大臣们拥立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次年为永历元年。永历政权在抗清名将郑成功等的支持下,与大顺、大西等农民军政权联合抗清,支撑台湾及中南、西南数省半壁江山,顺治五年(1648)至顺治九年(1652)收复了南方多个省。但永历朝廷中宦官专权,内讧激烈。顺治十五年(1658)四月,遭到清军主力的攻打。第二年正月永历帝狼狈西奔至缅甸。顺治十八年(1661)吴三桂率清军入缅,同年十二月永历帝被俘。次年四月与其子等被吴三桂缢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覆灭。 南明(1644年—1662年)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四帝一监国。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还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 崇祯帝殉国后,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后即皇帝位,改元弘光。随后清军快速南下,围攻扬州,扬州城池破,清军屠城,史称“扬州十日”。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大臣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了短暂的北伐,同时还采取联寇抗清政策,但随着郑芝龙降清,局势恶化,隆武帝被俘后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
返回「
南明小王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