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57.2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的原始碼
←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_person | name =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br/> Luis Federico Leloir | image = [[File: Luis_Leloir.jpg |缩略图|center|300px|[https://pbs.twimg.com/media/DmbORoWVsAAbGH7.jpg 圖片來源: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 ]] | birth_date = | birth_place = | death_date = | death_place = | residence = | nationality = | 研究領域 = [[生物化學]] | known_for = [[半乳糖血症]] <br> [[乳糖不耐症]] <br>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 机构 = | awards = [[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1967年)<br> [[诺贝尔化学奖]](1970年)<br>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82年) }}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西班牙語:Luis Federico Leloir,1906年9月6日 - 1987年12月2日)法语名 '''勒卢瓦尔''', 是一位[[阿根廷]]籍法裔[[生物化學]]家。因研究了[[核苷酸糖]]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複雜的[[醣類]]分解為簡單[[碳水化合物]]的過程)而獲1970年[[諾貝爾化學獎]]<ref>[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1970/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0]</ref>。 莱洛伊尔生于[[巴黎]]。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曾获[[巴黎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科尔多瓦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49年莱洛伊尔找到了一种[[糖核苷酸]](今日已知的[[核苷酸糖]]约100种),即[[尿苷二磷酸葡萄糖]]。1953年分离出[[尿核苷二磷酸]][[酯乙酰]][[葡萄胺]],1959年提出[[糖原生成机理]],1960年提出[[淀粉]][[生物]][[合成机理]],1964年从穀物中分离出[[腺嘌呤]][[核苷酸]],由于这些成就,莱洛伊尔于197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返回「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