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 的原始碼
←
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诗人苏轼传闻.jpg|350px|缩略图|右|<big>诗人苏轼(诗情画意)</bi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6/e3952c68d33441c09a7f46122be530ac.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10881402_65478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是北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的作品之一。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center>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center> {{Cquote| 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 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悟此生之何常,犹寒暑之异衣。 岂袭裘而念葛,盖得觕而丧微。 我归甚易,匪驰匪奔。 俯仰还家,下车阖门。藩垣虽缺,堂室故存。 挹吾天醴,注之洼尊。 饮月露以洗心,餐朝霞而眩颜。 混客主而为一,俾妇姑之相安。 知盗窃之何有,乃掊门而折关。 廓圜镜以外照,纳万象而中观。 治废井以晨汲,滃百泉之夜还。 守静极以自作,时爵跃而鲵桓。 归去来兮,请终老于斯游。 我先人之敝庐,复舍此而焉求? 均[[海南]]与汉北,挈往来而无忧。 畸人告予以一言,非八卦与九畴。 方饥须粮,已济无舟。 忽人牛之皆丧,但乔木与高丘。 警六用之无成,自一根之返流。 望故家而求息,曷中道之三休。 已矣乎,吾生有命归有时,我初无行亦无留。 驾言随子听所之,岂以师南华而废从安期。 谓汤稼之终枯,遂不溉而不耔。 师渊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新诗。赋归来之清引,我其後身盖无疑。 |[北宋]苏轼}}
返回「
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