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36.19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天文志 的原始碼
←
天文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天文志.jpg|缩略图|[https://www.kongfz.com/ 天文志]]] '''《天文志》'''与《史记·天官书》一脉相承。两者都是分经星、五纬(五星)、二曜(日、月)、异星、望气、候岁、总论等七个部分,只是《天文志》有所修补和调整,如调整五星次序及二曜位置。《天官书》的五星次序是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天文志》则将太白和辰星调到填星之前。《天官书》说“月行中道”,以月为主。《天文志》说“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以日为主,有了进步。《天官书》记异星在二曜之后;《天文志》记异星则提到五星之后、二曜之前。《天文志》的序言和总论部分,都强调了天人感应论,“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是全篇主旨,为当时的天文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这比《天官书》还显得严重些。本卷非班固手笔,而是其妹班昭和马续的续作。
返回「
天文志
」頁面